第400章 万国医馆初迎客,医道无界话安康(1 / 2)
瑞国都城的初冬,寒意渐浓,双邦医馆旁的万国医馆却暖意融融。朱红色的大门上悬挂着林羽亲笔题写的匾额,“万国医馆”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包容万象的气度。馆内的长廊上,挂着各国的草药图谱,波斯的玫瑰、大食的椰枣、天竺的郁金香与瑞国的当归、楼兰的沙苁蓉相映成趣,仿佛一幅流动的万国风物图。
阿依慕穿着一身湖蓝色的襦裙,正与波斯医者哈桑一起检查新到的蒸馏器。这台蒸馏器融合了瑞国的铜铸工艺与波斯的精油提炼技术,能同时提取三种草药的精华,是两国工匠合作的结晶。
“和嫔殿下,您看这冷凝管的角度,比之前的改进了半寸,提取效率能提高两成,”哈桑指着蒸馏器的细节,眼中满是赞叹,“瑞国工匠的手艺真是精湛,我们波斯的银匠都自愧不如。”
阿依慕笑着说:“哈桑先生过奖了,若不是您带来波斯的《香精图谱》,我们也想不到能在冷凝管上做这样的改动。就像沙苁蓉嫁接金银花,缺了哪一样都不行。”
两人正说着,李修远带着一个天竺医者走了过来。那医者名叫达摩,穿着黄色的僧袍,手里拿着一串菩提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和嫔殿下,哈桑先生,我们研究出了新的安神方,用天竺的郁金香精油混合瑞国的薰衣草,昨晚试用于失眠的老太监,他竟睡了整宿安稳觉。”
“太好了!”阿依慕眼前一亮,“快记下来,收入《万国医方续编》。前几日皇后娘娘还说宫中侍女多有失眠,正好用这个方子试试。”
李修远补充道:“大食的阿里医者也有新发现,他用椰枣核磨成粉,配合瑞国的神曲,治好了户部尚书公子的食积,说比单用一味药见效快三倍。”
馆内的医者们闻言,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新的配伍思路。来自回鹘的医者娜仁捧着一本针灸铜人图,向陈松请教:“陈神医,您看这‘风池穴’,我们回鹘的刺法是斜刺三分,中原的医书说直刺五分,哪种更稳妥?”
陈松捋着胡须,耐心解释:“体质不同,刺法亦不同。回鹘人身形高大,肌肉厚实,斜刺三分可及病灶;中原人多体型适中,直刺五分更精准。就像种沙苁蓉,瑞国的土地要浅种,楼兰的沙地要深栽,因地制宜才是正理。”
娜仁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我这就回去试验,把两种刺法的效果记录下来。”
万国医馆开馆的消息传遍了都城,来看病的百姓络绎不绝。前院的义诊棚里,阿依慕正为一个患了风湿的老婆婆诊脉。老婆婆拄着拐杖,疼得直咧嘴:“和嫔殿下,我这腿啊,天一冷就像被冰锥扎似的,太医院的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好。”
阿依慕仔细检查后,沉吟道:“婆婆这是风寒湿痹,单用汤药见效慢。不如试试我们新配的药膏——用沙苁蓉精油打底,加波斯的玫瑰精油活血,再掺点大食的椰枣脂润肤,涂抹后用回鹘的艾灸法熏烤,内外兼治,效果会更好。”
老婆婆半信半疑:“这药膏里又是西域的,又是外国的,真能管用?”
“您放心,”阿依慕笑着说,“医道不分国界,管用不管用,试试就知道。若是无效,分文不取。”
她亲自为老婆婆涂抹药膏,又教旁边的医者如何掌握艾灸的温度。娜仁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说:“殿下这手法,比我们回鹘的萨满还轻柔。”
阿依慕笑答:“轻柔才能让患者放松,气血通了,药效才能更好地发挥。”
正忙碌着,阿依莎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帖子:“公主,宫里来人说,陛下请万国医馆的医者们去御花园赴宴,说是要为波斯使者践行——哈桑先生要回国了,陛下想让大家好好聚聚。”
哈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舍:“我本想再多留些日子,把精油提炼术再完善完善,可国内来信,说国王陛下急着要《合璧医方大全》的抄本,只能先回去了。”
“没关系,”阿依慕安慰道,“万国医馆永远为您敞开大门,您随时可以回来。我们也会派医者去波斯,继续咱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