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渊盖苏文的妻儿,竟然潜逃到了大唐的营州城!(1 / 2)
营州城,蓍国公府。
书房内炭火正旺,驱散着辽东二月底依旧刺骨的寒意。
突地稽和李谨行父子二人身着便于行动的劲装,正对着铺在长案上的高句丽详细舆图低声商议。
桌旁搁着两个半旧的皮囊,里面装着换洗衣物、干粮、火石、短匕,以及几件不易引人注目的靺鞨特色小物,这便是他们即将潜入敌国所需的全部行装。
“父亲,孩儿已经将百骑司联络的节点都已牢记了。”
李谨行的手指划过舆图上几个不起眼的小镇标记,沉声道:“只是平壤城内,我们的人脉多在市井,王宫附近尚缺可靠耳目。”
突地稽浓眉紧锁,鹰隼般的目光审视着平壤城的位置。
“这正是难点,高建武猜忌心重,王宫守卫森严,得想办法从外围入手,或者...”
他话未说完,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国公爷,少国公。”
府中亲信家将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进来。”突地稽沉声道。
家将推门而入,抱拳行礼道:“打扰国公爷,营州府衙的刘别驾遣人急报,说今日在城东盘查时,抓了一行七八个身份蹊跷的高句丽人。”
“高句丽人?营州城里高句丽商贩不少,有何蹊跷?”
李谨行问道。
“回少国公,刘别驾说,起因是竹叶轩旗下济生堂的掌柜报案,称前日收购了一根极为珍贵的百年老山参,价值两千贯。”
“那卖参之人形迹可疑,像是北边逃难来的,却出手如此重宝,济生堂担心来路不正或是贼赃,便报了官。”
“衙门顺藤摸瓜,在城东一家小客栈找到了卖参的那伙人,盘查时发现他们虽持北边霫人地界的路引,但口音、细微举止更像是高句丽人,且神色紧张,护卫之人身手不凡,绝非普通流民。”
“尤其被护卫在中间的一个年轻妇人,气质不似常人。”
“衙门觉得事有可疑,便将人扣了,因涉及异族,且可能牵连竹叶轩,刘别驾不敢擅专,特请国公爷移步府衙看看。”
突地稽和李谨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讶异。
竹叶轩收购重宝,高句丽人伪装流民,护卫精悍,妇人气质不凡...
这些线索拼凑起来,绝非寻常偷渡客那么简单。
“知道了。”
突地稽站起身,随手拿起挂在椅背上的锦袍披上。
“谨行,随我去看看。”
...
营州府衙的偏厅里,气氛有些凝重。
七八个人,被分开看押在相邻的几间临时拘房内。
为首的正是渊承岳,他虽被缴了短匕,但依旧挺直腰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仿佛一头被困的猛兽。
另一间房里,梅丽紧紧抱着沉睡的儿子,脸色苍白,眼中充满了忧虑和恐惧。
突地稽父子在家将和府衙刘别驾的陪同下,先是在外面观察了片刻。
突地稽的目光尤其锐利,扫过渊承岳时微微一顿,此人身上那股剽悍沉稳之气,绝非普通护卫。
当他的目光落在拘押梅丽那间的木栅栏缝隙时,看到梅丽侧影和她在寒冷中下意识护住怀中孩子的姿态,以及那孩子身上虽旧却质地精良的里衣,心中疑窦更深。
“把他们的行李拿来。”
突地稽吩咐道。
很快,几个包袱被衙役送了上来。
都是些半旧的衣物、寻常的干粮,还有少量散碎铜钱。
刘别驾说道:“国公爷,都仔细翻过了,没发现兵器,只有一把小匕首已被收缴,还有一些不值钱的小物件。”
突地稽没说话,走上前,亲自蹲下来翻检。
他的动作很仔细,手指捻过每一件衣物的布料,捏过每块干粮,连装铜钱的小布袋都里外摸了一遍。
李谨行也在一旁帮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