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大聚会(2 / 2)
这样的场面让汪东明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带领团队不断前进的决心。
朱子玉在汪东明身后,充当着秘书的职责,她默默地看着众人,看到众人对汪东明发自内心的感激,嘴角上扬,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着崭新西装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的步伐略显局促,似乎有些紧张。当他看到汪东明时,脸上露出了一丝拘谨的笑容,并主动打招呼道:“汪总好!”接着,他又礼貌性地朝着朱子玉微微颔首示意。
汪东明见状,嘴角扬起一抹微笑,回应道:“向主任,哦,不对,现在应该称呼您为向厂长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吧?”他的语气轻松而亲切,透露出对向文峰的信任和期望。
原来,这位中年男子正是向文峰,他原本是罐头厂的车间主任。此前,袁梦曾向汪东明极力推荐过他,认为他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经过汪东明和顾轻舟与向文峰进行了数次深入交谈之后,他们对他的能力和素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终决定任命他为新的罐头厂厂长,负责生产方面的所有事务。
当然,整个罐头厂还有一位总经理,那就是顾轻舟。而袁梦则担任财务总经理一职,共同管理和运营这家罐头厂。
原罐头厂男的50岁以下,女的45岁以下的员工,基本上都被留用了下来。这一举措使得原罐头厂的职工们对于这次转让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和不满。
而且,对于车铣刨磨钳等技术工种,年龄更是放宽到了55岁,甚至连那些技术好的,虽然已经年满60岁并退休的老技工也被返聘回来。
其中,之前就已经安排了两位老技工早早地带领着四五个年轻工人前往辉煌科技,帮助辉煌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毕竟辉煌科技比罐头厂更需要技工人员。
这些技术工人,对于汪东明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他在从事猎头工作时,就对这种从老国企出来的技术工人有所了解。
这些工人技术精湛、全面,一旦进入市场,肯定会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对象。因此,早在他计划接手原罐头厂时,就特别留意并保护了这批技术工人。
汪来福、黄晓敏以及其他几位辉煌科技的股东,甚至连刘辉这样的重要骨干员工都收到了邀请,一同前往滨海。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滨海是汪东明的大本营,他希望通过邀请这些重要的合作伙伴前来参观,让他们对汪东明的实力和发展潜力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未来合作的信心。
其次,汪东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他希望这些人能够亲身感受一下滨海这边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
这样一来,当他们回到深市乃至莞城时,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将来汪东明在辉煌科技在那边推行的一些制度和理念,从而为公司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被邀请的人当中,杨兆基、关婷婷以及那豆豆三人自然也在其中。他们在甬城的数据中心项目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得该项目进展顺利,如火如荼。
如今,技术人员和市场分析师的团队规模已经发展到了令人瞩目的20多人。如果再加上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市场调查人员,这个数字更是高达50多人!而临时或短期的调查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这样的成果带来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首先,对于橡胶原料市场信息的分析判断,让以汪东明为首的几个股东,包括罗正江、贺新辉和刘明智等,率先尝到了甜头。他们凭借准确的市场预测,多次成功地进行了低买高抛的操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这一系列的成功不仅为数据中心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也让它逐渐声名鹊起。一些胶圈的朋友们开始注意到这个数据中心,并逐渐注册成为会员,希望能够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与此同时,已经与国家商务部建立起了合作关系,部分数据已经成功地在国家平台上发布,并且在还为商务部开展了一些特定的调查工作。
据杨兆基透露,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硬件数据中心。目前,相关的选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罐头厂的交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为,更是汪东明旗下各个公司难得的一次大聚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各个公司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对于汪东明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极具意义的经历。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感。这种喜悦并非来自于金钱或权力的获得,而是源于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当然也是他努力经营各种人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