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 第215章 横扫天下,新的群员入群

第215章 横扫天下,新的群员入群(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自己这边刚刚组织好阵型准备进攻,唐军那边便召唤了数百道天雷落下,无情的收割着部落勇士们的性命。

异族们已经被大唐的天雷武器吓怕了胆子,根本没有勇气与唐军交战,只是一味的往来的方向逃去。

让大唐将士们感到麻烦的是,这些异族骑兵逃窜的时候毫无章法,想要抓他们还有点废功夫。

李靖带领的大唐精锐,一路催拉枯朽般横推了过去。

沿途城池的天宝朝守军看的眼热无比。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像先祖们这般勇武啊!!!

是的,太宗皇帝显圣降临,军神李靖再现世间的消息,已经被天宝皇帝李隆基昭告天下了。

而此时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正在府上看着长安传过来的消息。

太宗显圣。

军神李靖?

高宗复活?

吐蕃军队被一路撵回老家???

大唐新式武器,召唤天雷???

安禄山看着手中的消息,有些目瞪口呆。

这上面的情报怎么一件比一件离奇。

天宝三年,安禄山的野心还未滋生,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快活。

可是朝廷颁下了旨意,军政一同改革。

朝廷的意思是九大节度使的权力过大,需要收回部分兵权。

陛下的旨意已经发出了长安,不日后便会送到各个节度使手中。

安禄山在长安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其他节度使也一样。

消息才从长安传出,没几天,他们便知晓了。

原本安禄山打算给其他八位节度使书信一封,联合起来,抵抗朝廷削兵权的旨意。

可是今日看到那些吐蕃军队的惨状。

安禄山的那点小心思瞬间就熄火了。

吐蕃人,骁勇善战,民风彪悍。

与大唐时有摩擦,大唐的军队与之交手,互有胜负。

可是军神李靖再现人间,仅仅带着十万兵马,打的吐蕃十五万人抱头鼠窜。

这战绩,放眼天下,无人能够做到。

安禄山可不觉得自己地盘上的五万军队能跟李靖的人扳扳手腕。

安禄山坐在书房,沉思了两个时辰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拿起案上的毛笔,开始上疏请交兵权。

没多久功夫,一封自请削兵的奏章便写好了。

“来人。”

“老爷。”

“将这封奏章,以最快速度送往长安,要在圣旨到这里之前。”

“是。”

“大唐的天,要变了。”

安禄山抬头看向窗外的天空,喃喃道。

半个月后。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自请削兵权的奏章摆在了天宝皇帝李隆基的御案上。

“呵,这个安禄山倒是识趣。”

“不过是大唐强盛,他收起了自己的獠牙罢了。”

一旁的太宗皇帝李承乾忽然出声说道。

“o_o”

天宝皇帝李隆基听到这话后,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

“混账东西,那个安禄山是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你难道不懂么?”

贞观皇帝李世民这几天将《唐史》中关于李隆基的记载看了一遍,气的他身心不顺,只要看到天宝皇帝李隆就是一顿揍。

后者挨打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父皇,开元时期的李隆基还算是英明神武的,哪怕是到了如今的天宝三年,还能当的上一句明君。”

太宗皇帝李承乾为李隆基说了一句好话。

后者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明君?”

“你见过哪个明君纳自己儿媳妇为妃的?”

贞观皇帝李世民冷哼一声。

天宝皇帝李隆基:“(???`*)”

不是,太爷爷,咱能不提这事儿了么?

一旁默默吃瓜的麟德朝李治听到亲爹的话后,将自己的身子缩了缩,生怕被牵连到。

“咳咳,父皇,咱们在说正事儿呢。”

贞观皇帝李世民不置可否,但是也没有继续贴脸开大了。

“天宝年的异族虽然壮大了,可是我大唐的实力仍然是最强的。”

“当然,自天宝四年后,李隆基便开始沉迷享乐,疏于朝政了。”

“慢慢的,朝政被贵妃杨玉环的兄长杨国忠把持,他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构陷忠良。”

“而朝堂上乌烟瘴气,直接造成的影响便是百姓流离失所。”

“听到了没有。”

“杨国忠是什么人?”

“你妃子的哥哥,是外戚。”

“外戚专权的危害,你难道不知道么?”

贞观皇帝李世民指着天宝皇帝李隆基的鼻子一顿臭骂。

后者唯唯诺诺的不敢反驳。

“后来,大唐开始施行募兵制,而边境节度使的势力也在逐渐扩张,最后形成了割据势力。”

“到了天宝十四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直接联合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反唐,一路打下了洛阳自立为帝。”

“安禄山,反了???”

天宝皇帝李隆基震惊道。

“从你开始重用安禄山制衡边境异族开始,就应该想到这样的结局。”

贞观皇帝李世民语气有些自嘲。

“李隆基得知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叛后,下令平叛,但效果不太理想。”

“洛阳与潼关等地接连失守,安禄山的军是直逼长安,李隆基被迫离开长安逃亡蜀中,途中禁卫军发动兵变,杨国忠和杨贵妃也因此被杀。”

“而安禄山与史思明反叛引起的动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开始。”

太宗皇帝李承乾说完后,拿起了茶杯,旁边的麟德朝李治十分自觉的为其倒了一杯茶水。

天宝皇帝李隆基则是陷入了沉默。

“行了,自己犯得错,自己去挽回。”

“朕给你兵马,你尽管放手去做。”

贞观皇帝李世民对如今的李隆基印象还不算太差,回头不晚。

杨玉环这事儿已经发生了,他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若是后面李隆基还想沉迷享乐,不思悔改。

他李世民会亲手废了他。

“孙儿拜谢太爷爷。”

经历了祖宗爱的鞭打后,天宝皇帝李隆基重新找回了开元时期的雄心壮志。

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

而那些节度使们,原本打算拖延时间,缓交兵权。

天宝皇帝李隆基直接叫李靖带着大军,挨个去了各个节度使的大本营,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在“不小心”轰塌了城墙后,一众节度使们一改之前的态度,纷纷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上交兵权。

唯有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被带回了长安,两人的职位也被朝廷派来的人顶替。

对外宣称的是,二人劳苦功高,朝廷接他们回长安安享晚年。

天宝时期的大唐也开始向好的方向一路奔驰。

“叮,欢迎我真不想当皇帝加入群聊。”

“叮,欢迎高粱河车神加入群聊。”

“叮,欢迎赵九妹加入群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