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朕打不下燕云十六州,呼叫外援很合理吧。(1 / 2)
宋太祖赵匡胤冷眼面前因为愤怒,脸上布满青筋的弟弟赵光义。
“说完了?”
“不过是想要这至高无上的权力罢了,别把自己说的有多委屈。”
宋太宗赵光义酝酿起来的表情一滞。
“既然你说到母后临终前的金匮之盟,那朕就跟你说道说道。”
“母后的意思是兄终弟及,朕先传位给你,你再传位给四弟赵廷美,四弟之后再传位给朕的儿子赵德昭。”
“不错,母后临终的时候是这个意思,赵普可以作证。”
宋太宗赵光义对于二哥将金匮之盟的内容直接公开有些不解。
“朕问你,先不论你为了登基用了那等阴损的手段,如今你也做了皇帝。”
“你愿意将皇位传给老四么?”
宋太祖赵匡胤此话一出,宋太宗赵光义直接沉默了。
开什么玩笑。
朕又不是没有儿子,凭什么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美。
“呵呵。”
“光义,你才做了六年的皇帝就已经打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为此不惜对老四动手,朕当了十六年皇帝,朕的儿子们都长大成人了,朕也没有对你下手。”
“可是你呢,你是怎么回报朕的?”
“你杀了朕的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将手中的柱斧砸到了赵光义的脑袋上。
“噗通
柱斧摔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滴答滴答。
鲜血从赵光义的额头不断的流出,顺着脸颊滴落在地上。
而赵光义仿佛感觉不到疼痛般,只是用手捂住受伤的位置。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弟弟赵光义的眼神逐渐变得冰冷。
此刻他看着弟弟赵光义的眼神,如同看一个死人。
“曹彬何在。”
“末将在此。”
跪在地上的曹彬猛的站了起来,抱拳应道。
“将赵光义给朕绑了。”
宋太祖赵匡胤冷声喝道。
“是。”
跟着赵匡胤过来的将士拿出了一捆麻绳递给了曹彬。
后者接过绳子后,径直走到了高台上,麻利的将宋太宗赵光义给绑了起来。
“曹彬,你放肆。”
看着曹彬丝毫不带犹豫的就敢对自己动手。
宋太宗赵光义气的满脸涨红。
“拉出去。”
“赵匡胤,你不能这么做。”
“朕是天子,天命之子。”
宋太宗赵光义被曹彬揪住了衣领拖着往大殿外走去。
口中不停的喊道。
可是赵匡胤连眼神都懒得给他一个。
“王继恩,赵普。”
“陛下饶命啊。”
“念在奴婢伺候您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奴婢一命吧。”
王继恩听到赵匡胤喊到了自己的名字,磕头如捣蒜般向其求饶。
赵普倒是硬气不少,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砍了。”
宋太祖赵匡胤嘴里吐出了两个字。
早就在一旁待命的将士直接抽刀砍下了王继恩的脑袋。
脑袋掉落在大殿的地上滚动了一圈,脸上仍然残留惶恐的表情。
“赵普,你真是对的起朕啊!”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地上跪着一言不发的宰相赵普,语气有些嘲弄。
“老臣有罪,请陛下降罪。”
赵普将脑袋深深的埋在地上。
“罢了。”
“念你多年来对朕忠心耿耿,朕今日先留你一命,暂且保留你的官职,朝堂里还离不开你。”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头发的变得有些花白的赵普,最后还是没有废黜他的官职。
“老臣,叩谢陛下。”
“朕欲对契丹发兵,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忽然开口说道。
下方武将们听到宋太祖赵匡胤的话后倒是热情高涨。
虽说前面攻打辽国失利,但是那都是赵光义瞎指挥才吃的败仗。
自那以后,这两年朝廷都在休养生息。
而赵光义也绝口不提燕云十六州的事儿,让那些武将们过得好生憋闷,平日里还处处受文官们的气。
如今太祖陛下显灵,他们这些武将也有了用武之地。
“太祖陛下不可啊。”
“我大宋作为圣人之国,岂可像那蛮子般用刀兵行事。”
“那契丹不过番外蛮族,我大宋身为天朝上国,何必与之计较。”
文官中有一个中年男人出声劝阻道。
“你是何人?官居何职?”
“契丹屠戮我大宋子民,罪行罄竹难书,你让朕不对它动兵?”
“那契丹人再次犯我大宋,又该如何?”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说话的中年人,眼中杀意闪过。
“微臣礼部侍郎何儒。”
“契丹蛮子困于不毛之地,我大宋赐下些许银钱与它便是。”
“砰。”
“一派胡言。”
“这江山是朕一刀一剑打出来的,朕看你是那契丹派来的奸贼吧。”
“来人,拉下去砍了。”
“是。”
两名禁卫直接上前架住了说话的中年官员将他拖了出去。
“太祖陛下,微臣也是为大宋着想啊…”
“陛下…啊…”
殿外,一阵沉闷的落地声响起,中年官员的声音戛然而止。
万岁殿内,武将们冷眼看着瑟瑟发抖的文官。
这群贪生怕死的狗东西。
就知道给钱。
太祖陛下在的时候,咱们大宋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鸟气。
晋王赵光义上位后,就打了那一次败仗。
回来后便一心对内,再也不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儿。
武将们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还是太祖陛下好啊。
一回来便想着收复失地,开疆扩土。
“我大宋从来都不是以文御武,而是文武并进。”
“朕欲派二十万大军攻打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