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各个时空(2 / 2)
纷纷上书陛下得仙人庇佑,此乃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龙椅上的洪熙皇帝乐呵呵的收下了大臣们拍的龙屁。
然后下令将三种高产作物以京城为中心,往全国辐射。
随着三种农作物的成功推广,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疯狂了。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饥荒了。
而在这些神物的帮助下,洪熙皇帝朱高炽成功让大明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
洪熙盛世的说法就这么出来了。
朱厚熜闭目感受了一番,一念游遍整个大明的疆域,连在海外建国的藩王那边也没落下。
情况确实跟洪熙皇帝朱高炽口中说的一样,而后者身上的国运之力也正在不断的增长。
(上个月的摆烂更新,实际反馈到了收益上,土豆君的计划是,将大明十六朝过一遍后,然后开启后面的几个朝代,另一方面,天太热了,白天上班整个人跟水里捞出来一样,码字兴致真心不高,当然,缺的文,土豆君会补上)
朱厚璁没有在洪熙朝久待,在喝完了那顿茶水后便与洪熙皇帝朱高炽与太子朱瞻基道别,去了下一个时空。
宣德时空,秋。
宣德皇帝朱瞻基在处理完了今天的政务后,穿着一件略显单薄的外衣,躺在乾清宫的软榻上。
旁边的空地上是一个戏班子正在用心的唱着戏曲。
许是听的有些乏了,宣德皇帝朱瞻基微微摆手。
一旁伺候的大太监会意,小声的让那些戏班子退了出去。
而宣德皇帝朱瞻基则是躺在软榻上闭目养神。
宫内的宫人看到自家陛下的样子,全都低着头退了出去。
“宣宗陛下好雅兴。”
不知过了多久,寂静的乾清宫内忽然响起了一道说话声。
“谁?”
宣德皇帝朱瞻基猛的睁开了双眼,眼神变得锐利,扫视大殿。
“踏踏踏”
听到了殿内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声音,一队禁卫军长刀出鞘闯了进来,将前者护在中间。
“不必紧张。”
声音从空中传来,下一刻,一身蓝色常服的朱厚璁出现在了殿内。
看着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朱厚璁,宣德皇帝朱瞻基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厚璁啊。”
“都退下。”
“是。”
宣德皇帝朱瞻基摆手示意禁卫军退下。
“厚璁,来,坐吧。”
说着,宣德皇帝朱瞻基拉着朱厚璁坐在椅子上品茶。
两人就这样一边品茶一边聊着国情。
身体健康的宣德皇帝朱瞻基,手腕老道,治起国来,信手拈来,将大明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条。
一切都在正轨上。
在宣德皇帝朱瞻基这边待了半个时辰后,朱厚璁开始继续下一个时空。
正统时空……
成化时空……
弘治时空……
正德时空……
隆庆时空……
万历时空……
泰昌时空……
一路过去,对于大明的变化,从那不断增长的国运便能看出,大明正在不断的变好。
直到天启时空。
天启时空,京城,乾清宫内。
此时正值冬季,暖阁内早已装上了蒸汽供暖,殿内暖和如春。
此时,天启皇帝朱由校端坐在正中的龙椅上,眉头紧锁。
此时,天启皇帝朱由校面前的御案后,正站着一群年龄不一的藩王,个个穿着锦衣华服。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王爷们此时却不知为何,面红耳赤地争论不休。
其中那位体态肥胖的王爷被面前的几位王爷喷的脸色涨红,手指都在颤抖,显然是被对方气到了。
而他面前的几位王爷丝毫没有住口的意思,继续开喷。
“陛下,老臣苦啊!!!”
正面对决喷不过对方的肥胖藩王眼神瞥到了龙椅上坐着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后,眼睛一亮。
开始了场外求援。
只见他一把撞开了挡在跟前的几位王爷,扑在了御案下,嚎啕大哭起来。
胖子王爷正是当今皇叔,福王朱常洵。
“陛下!南洋诸岛气候炎热,瘴气弥漫,臣这把老骨头如何受得了啊!!!”
福王朱常洵挺着肥硕的肚子,声音却洪亮得几乎要震落殿梁上的尘埃。
其他几位王爷看到福王朱常洵这般不要脸的模样,一个个气的不行。
怎么,你受不了,他们就受得了???
看着艰难的跪在地上诉苦的福王朱常洵,天启皇帝朱由校揉了揉太阳穴。
“皇叔,爪哇那里虽然有些炎热,但是那边的土地肥沃,稻米可一年三熟...”
“那也比不上倭岛!!!老臣可是听说了,那倭国银矿丰富,而且离中原又近,老臣思乡情重,离不得太远。”福王朱常洵不依不饶,脸上的肥肉也因激动而开始颤抖不停。
而那些藩王们可是知道近年来,朝廷从倭岛开发了千万两银子回大明的。现在听到福王朱常洵竟然敢觊觎倭岛,一个个窃窃私语,眼中满是不平。
唐王朱硕熿已经忍不住出声道。
“福王,倭岛仅有三处封地,陛下已将其许给了二皇子与三皇子,这是早已议定之事。”
“不错,此事朝会上已经定下。”
“就是。”
在场的王爷们,以唐王朱硕熿为尊,按辈分,天启皇帝朱由校得管人家叫一声高叔爷。
对方可是与朱厚璁一个辈分的。
“哼,本王乃神宗皇帝之子,当今天子的亲叔父!”
“难道不该得一块好点的封地吗?”福王朱常洵突然提高声调,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皇兄啊!”
“您看看您的儿子啊!”
“您才走多久啊,他如今就这般对待自己的亲叔父,臣弟心里苦啊!!!”
天启皇帝朱由校看着眼前福王朱常洵的样子,目瞪口呆。
他登基不过十年,虽然在诸位先帝的帮助下顺利稳定了朝政,并一步一步将大明变得更好。
可是面对这些辈分高于自己的皇亲国戚,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毕竟,他干的是收回一众藩王封地,并将其移藩海外。
而海外分封本就是为了解决宗室禄米压垮大明财政的困境,同时让大明的势力向外扩张,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没想到这些藩王们会为了封地的好坏,互相争得面红耳赤。
其他藩王们被福王朱常洵愈发不要脸的话气的身体都开始颤抖了。
还更好的封地!!!
他娘的,你爹当皇帝的时候,连洛阳都给你了。
洛阳啊!!!
千年古城,大隋皇都啊!!!
死胖子,你是怎么好意思过来卖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