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虚幻梦之界珠 > 第206章 护影织情

第206章 护影织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龙鳞科技特警装备测试中心的恒温实验室里,中央空调轻柔地嗡鸣,将温度稳稳维持在22c,恰似为人体肌肉运动精心营造的温柔襁褓。吴雪影身姿挺拔地伫立在测试平台上,新一代无动力外骨骼的碳纤维鳞片,仿若灵动的甲胄,贴合着她的肩背。鳞片边缘那细腻的哑光处理,是龙近曦执着坚守的美学与实用兼具的细节,“哑光能削减9%的光线反射,在巷战那种步步惊心的隐蔽环境里,至关重要。”

这话,两周前的方案汇报会上,他掷地有声地讲过。彼时,吴雪影的目光却被他衬衫领口不经意露出的和田玉佩勾去了魂,思绪瞬间飘回自己加入外骨骼测试项目的那天。那时的她,大大咧咧,带着特警独有的飒爽,刷刷几笔就签署了“个性化适配数据授权书”,还不忘调侃:“反正你们这些科技公司,早把我里里外外测了个透。”可如今回想,那或许就是一系列特别设计的隐秘序章。

龙近曦站在三米开外的控制台前,全息键盘在他指尖投下如梦似幻的淡蓝色光。屏幕上,团队里一群数据分析师日夜奋战,精心整理汇总的全体参与测试特警的三维骨骼模型,有序排列,仿若一支严阵以待的数字军团。吴雪影的模型,不过是其中普通一员,而她锁骨下方那醒目的红色标记,背后是整个团队依据187份沉甸甸的负伤报告,借助大数据分析软件,精准定位出的易受损“要害”区域。

在之前的团队讨论会议上,数据分析师们如同揭秘宝藏的探险家,详细展示了分析过程:一帧一帧拆解海量实战视频,结合特警们亲口描述的负伤经历,运用复杂精妙的算法,构建出身体各部位在不同战术动作中的受力模型,经过无数次推演计算,最终得出锁骨下方区域急需重点优化的结论。此刻,龙近曦凝视着这些数据,神情凝重,那些报告里触目惊心的伤情描述,仿若重锤,一下下敲击着他的心,让他深知肩头责任千钧重。

“准备进行匍匐前进测试。”他沉稳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精准传入吴雪影耳中,“外骨骼关节轴会模拟三种地形阻力,你务必留意右肩的发力角度。”耳机里,传来极细微的电流杂音,那是设备正常运转的“轻声细语”,却被吴雪影敏锐捕捉。她抬眼望去,注意到龙近曦今日身着的唐圆领,袖口竟有些许磨损,而内侧,用银线绣着极小的传统云纹图案,传统古韵与周身科技气息碰撞交融,奇妙又和谐,宛如一段无声却动人的交织旋律。

吴雪影俯身瞬间,右肩的缓冲垫传来一股奇妙贴合感,并非标准装备那种千篇一律的适配,反倒像是经验老到的裁缝,量体裁衣般精准避开了她锁骨下方的疤痕。凭借特警独有的敏锐,她并未当即声张,而是指尖悄然叩击缓冲垫边缘,很快便发现一处0.5毫米的凹陷,弧度与手术留下的疤痕分毫不差。她迅速调出装备测试日志,上面详实记录着每一次测试的数据波动,以及团队热烈讨论的记录。“第7次模拟时我就提过右肩受力不对劲,从日志能看出,你们后续围绕模具调整,讨论得热火朝天,原来是这么优化的。”她开口,语气里带着探究的热望,更多的,则是对技术细节的痴迷与执着。

吴雪影抬手,轻抚锁骨下方,那里的外骨骼缓冲垫触感独特,与别处截然不同。她抬眸,目光直直看向龙近曦,眼神里满是探究,“龙近曦,我留意到这个部位设计太特别了,文件命名里,有个‘wxY-001’的标识,到底啥意思?”

龙近曦下意识推了推眼镜,镜片的反光恰到好处,瞬间遮挡住他的眼神,与此同时,手中数据板的操作速度陡然加快30%。“是这样,团队深度剖析海量数据,发现锁骨下方在众多战术动作里,最容易遭受损伤。我们综合了你和其他特警在模拟测试反馈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优化。整个流程,历经多轮模拟推演,还虚心咨询了相关领域专家,才拍板定下最终方案。”实际上,在实验室的公共服务器里,这个缓冲垫的设计文件全称为“wxY-001”,即“特警女性外骨骼第一版”(won'sexoskeletonVersion1)。其中整合了众多女特警的身体数据以及作战需求,吴雪影的各项数据虽是重要构成,却也是与其他女特警的数据紧密交织,共同为整体优化添砖加瓦,并非孤立存在。

吴雪影微微皱眉,手指再次轻轻摩挲缓冲垫边缘,语气带着一丝疑惑,“可我瞅着这上面刻的是‘y’,不是‘v’,咋回事?”

龙近曦动作猛地一顿,旋即神色恢复如常,语速平稳,不慌不忙回应道:“哦,那估计是刻写时出了点小岔子,后续我们马上修正。”话虽如此,他的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忽了一下,恰似藏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吴雪影脑海中,突然闪过上个月在仓库解救人质的惊险一幕,一枚弹片擦过相同位置,却被外骨骼稳稳弹开。当时她只当是装备升级带来的庇佑,此刻结合这些细微发现,她恍然大悟,龙近曦背后的整个团队,早已将对作战细节的洞察、对特警的深切关怀,丝丝入扣融入装备设计。耳麦里,传来心率监测的提示音,她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状态,不让情绪干扰接下来的测试。

“接下来是跳跃落地测试,”龙近曦的声音依旧沉稳如钟,操作台上调出的,是全体参与测试特警的生物电信号曲线综合分析结果,这份凝结心血的成果,由专业的生理数据团队与技术研发团队携手完成。“注意膝盖的缓冲角度,新的碳纤维弹簧片能减少22%的冲击力。”他紧盯着屏幕上模拟的膝盖弯曲弧度,脑海中却闪过去年冬天,吴雪影在雪地追捕嫌犯时不慎滑倒,膝盖韧带轻微拉伤的场景。那只是众多案例里的一个,可团队将其纳入大数据分析,与其他类似情况一同促使他们进一步改良了外骨骼的膝关节缓冲模块。之后的“冬季装备常规升级”,实则是根据各类实际情况,经过团队反复研讨和严苛测试后,做出的精准优化。

测试完毕,吴雪影大步走向控制台,不经意瞥见数据板上的“wxY-001”文件,挑眉,嘴角勾起一抹轻笑:“这个编号,我猜是‘特警女性外骨骼第一版’的意思?”龙近曦点点头,转身利落地打开储物柜,取出一个银色小盒,里面整齐码着备用的缓冲垫,每个垫子内侧都用激光刻着极小的“w”字母,代表着“女性(won)”。“这些是备用件,你可以带回警局,方便更换。这是团队为女特警们统一配备的,后续还会依据实际使用反馈,持续优化。”他有条不紊地解释着。

吴雪影伸手接过盒子,指尖触到垫子边缘,回想起每次行动结束,提交的装备改良建议,总会在三天内收到龙鳞科技详实且专业的回复。那些精准到极致的力学分析背后,藏着的是整个团队对特警装备的全心投入,以及对他们作战安全的深沉牵挂。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自动调至暖色调,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两人之间投下交错斑驳的光影。吴雪影望着龙近曦整理控制台的背影,他的衬衫领口,那枚和田玉佩依旧静静垂着,绳结却换成了她上次调试外骨骼出汗时,随手解下扔在控制台的黑色战术绳。当时她还笑着打趣:“这绳子比你们的纳米纤维结实多了。”没想到此刻,这绳子出现在他玉佩上,打成了特警常用的“双渔人结”,坚韧无比,能承受200公斤拉力。这个意外发现,让她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涌起一丝别样的、难以言喻的情绪。

“今天的测试数据堪称完美,”龙近曦转身时,已恢复了cEo的沉稳与从容,递战术手电给吴雪影时,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掌心,两人都微微一怔,仿若平静湖面投入一颗小石子,泛起细微涟漪。“新的外骨骼能应对97%的极端环境,剩下的3%……”他看着她腕间的碳纤维吊坠,那是初代外骨骼的碎片,“就得依靠穿戴者的肌肉记忆了。”吴雪影点头,握着手电,转身迈步离开,战术靴在地面敲出清脆有力的节奏,仿若一首激昂的战歌。

中央空调的嗡鸣,依旧持续着,龙近曦伫立在控制台前,望着吴雪影的测试数据与其他特警数据一同汇入公共数据库。他深知,那些隐匿在碳纤维鳞片下的精巧优化设计,那些编进齿轮纹路里的周全安全考量,终有一天会像外骨骼的缓冲垫般,在他们最需要的危急时刻,默默挺身而出,给予坚实守护。而此刻,他只需让科技的理性光芒与内心的温暖柔情,在实验室的冷光与夕阳的暖辉交织中,持续编织属于他们的独特默契——恰似碳纤维与石墨烯的完美共生,无需过多言语,却在每个细微之处,织就最坚不可摧的守护之网。

国家古籍修复馆里,木质旋梯散发着古朴气息,龙近曦穿着布鞋,每一步落下,都踩在百年老木上,发出轻微“咯吱”声,仿若与岁月轻声对话。他手中捧着牛皮纸袋,里面装着给修复师的石墨烯加固方案——那是他带领团队挑灯夜战,熬了一整晚设计出来的,专门用于保护宋代《蚕织图》脆弱绢帛。团队里汇聚了材料学家、文物修复专家以及深谙传统工艺的老匠人,大家围坐在一起,经过多轮激烈讨论,思维碰撞出无数火花,才最终敲定了方案。

“吴警官对古代护具也有研究?”他侧身,礼貌地让出通道,目光落在她战术靴的防滑纹上,“我记得特警战术手册里,有一章专门剖析历代护具的关节活动效率。”

吴雪影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连这个都看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