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铁骨柔光(2 / 2)
她看着眼前投射出淡蓝色的全息影像,那是外骨骼的损伤报告。林薇的目光紧盯着这些数据,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她的白大褂袖口还沾着陈宇的血,那抹暗红在白色的布料上显得格外刺眼,就像战场上开出的一朵血色花朵。这血迹提醒着她刚刚经历过的激烈战斗,以及那些受伤的战友。
林薇的声音突然哽咽了一下,她的喉结微微滚动,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情绪。她轻声说道:“陈宇的液压管断裂,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了23%……”她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伤亡模拟数据,红色的数字像跳动的伤口一样,刺痛着她的眼睛。
“李敏的肩部装甲损耗了31%……”她继续念道,声音略微颤抖。
“赵刚的盾牌承受了17次穿甲弹的冲击……”每一个数字都像是悬在她心头的利剑,让她感到无比沉重。\"如果没有外骨骼,现在医疗舱会多出六具尸体——而你们,选择了让装备沾满鲜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百姓筑起防线。\"
赵刚正用战术匕首撬下盾牌上的弹片,每片弹片都带着变形的弧度,像极了毒贩扭曲的面容,刀刃与装甲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突然抬头,眼角的疤痕在晨光中泛着淡红,嘴角扯出一丝笑意,那笑容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释然。
李敏坐在不远处的集装箱顶上,正用战术目镜扫描无人机群的受损情况,风掀起她的战术马尾辫,露出耳后淡淡的疤痕。她的外骨骼肩部缠着应急绷带,动作却依然利落,指尖在空气中划出虚拟指令,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弹奏一曲无声的战歌,转头望向陈宇时,目镜镜片的划痕恰好穿过瞳孔,像一道银色的伤疤,却让她的目光更加坚定,\"陈宇的红绳该换条新的了,血渍渗进纤维里,洗都洗不掉,就像我们身上的伤疤,永远都在,却让我们更加坚强。\"
陈宇摸着腕间的红绳笑了,绳结处还挂着从老鬼身上缴获的毒蝎吊坠,金属碰撞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是胜利的凯歌。\"这绳子跟了我三年,断过七次,每次都是你帮我系上。\"他望向澜沧江面,朝阳初升,货轮的阴影在水面逐渐缩小,像极了毒贩势力的溃败,\"就像咱们的外骨骼,破破烂烂的,却比谁都结实——因为咱们的血,早就渗进了碳纤维里,让这些冰冷的金属,有了温暖的心跳。\"
张野站起身,装甲关节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像老旧的门轴在诉说岁月,每一声都带着战斗的记忆。他看见赵刚将撬下的弹片依次摆放在盾牌上,摆成一个歪扭的笑脸——那是他们小队的标志,每次任务后都会留下的印记,象征着无论经历多少战斗,他们依然保持着对胜利的信念。远处,三名队员正合力抬起昏迷的老鬼,毒枭的战术背心被撕开,露出的毒蝎刺青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苍白,与陈宇手背上的伤疤形成诡异的呼应,仿佛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峙,而光明,永远会战胜黑暗。
\"队长,\"李敏突然开口,无人机群在她头顶重新编队,机翼划破空气的声音像远处的蜂鸣,仿佛是胜利的号角,\"总部说我们的战斗数据已接入数据库,以后所有外勤小队都能共享'血肉长城'的破障算法。\"
张野点头,目光落在陈宇的盾牌上。小王已用纳米胶水粘合了裂纹,\"安\"字周围的碳基纤维正缓慢自愈,发出淡蓝色的微光,像极了夜空中的流萤,照亮了战后的废墟。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前任队长牺牲时,鲜血浸透了警徽,染蓝了胸前的编号牌,那时他们没有外骨骼,只有用血肉铸成的防线,\"知道为什么龙鳞的工程师要保留这些凹痕吗?\"他蹲下身,指尖划过陈宇外骨骼上的每一道划痕,触感粗糙如老队长的手掌,\"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强大不是装甲的硬度,而是穿着装甲的人心——就像老队长说的,警徽之所以闪亮,是因为背后有无数双期待的眼睛,是因为我们心中,永远装着责任与担当。\"
当直升机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时,货轮甲板上的硝烟已被晨风吹散,只留下淡淡的硫磺味,那是战斗最后的印记。陈宇试着活动受伤的小臂,外骨骼的液压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虽然还有些卡顿,却依然听从指挥,就像一位遍体鳞伤却依然忠诚的战马,随时准备再次冲锋。他捡起盾牌,\"安\"字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突然发现李敏不知何时在盾牌内侧刻了行小字:\"别怕,我们都在。\"字迹歪歪扭扭,却比任何激光蚀刻都更温暖,仿佛是战友间无声的承诺。
赵刚拍了拍他的肩膀,将最后一片弹片收进战术腰包,金属碰撞声清脆如勋章相击,\"走了,回去让林顾问给咱们的外骨骼加装火锅支架,我请客涮牦牛肉——要加双倍辣椒,就像咱们的热血,够劲,够烈,永远滚烫。\"
直升机的螺旋桨掀起气浪,吹得陈宇的红绳猎猎作响,绳结在风中舒展又收紧,像在与澜沧江告别,与这场战斗告别。他望向张野,队长正站在甲板边缘,对着澜沧江沉默敬礼——腰杆挺直如青松,外骨骼的阴影在地面拉得老长,像一座永不倒塌的丰碑。阳光穿过装甲的缝隙,在他胸前投下斑驳的光影,警徽在其中格外耀眼,就像老队长当年的警徽,在最后一刻依然闪亮,照亮着正义的道路。
货轮在江面上缓缓下沉,只留下一圈圈涟漪,仿佛是恶势力最后的挣扎。陈宇摸着盾牌上的\"安\"字,突然明白,所谓\"血肉长城\",从来都不是单个人的勇猛:是陈宇用身体挡住弹片时的怒吼,是李敏在无人机群中精准操控的指尖,是赵刚盾牌上的17道弹痕,是张野眼中倒映的万家灯火。这道长城,由碳基纤维与热血共同编织,由科技装备与信念共同铸就,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永远坚固。
直升机升空的瞬间,他看见澜沧江的水面上,自己的倒影与外骨骼的轮廓重叠,红绳与警徽在晨光中交相辉映。远处的村寨升起袅袅炊烟,像白色的丝带缠绕着青山——那是他们用鲜血守护的人间烟火,是他们战斗的意义所在。当科技承载起人性的温度,当甲胄包裹着滚烫的初心,每个穿上它的人,都成了光明的使者,让正义的光辉,永远闪耀在澜沧江畔,永远温暖着每一寸土地,永远照亮着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