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关羽诱战,孙权固守(2 / 2)
若被关羽损毁,恐失归扬退路。
于是立与众将登城来看。
甘宁水军驾巨型斗舰,沿埠毁舟。
或烧帆,或断桅杆,或破船腹,或砸龙骨。
停岸船只损毁无计。
孙权心中无比心疼。
程普请命:“末将愿登舟护船,与关羽会战于汉水。”
孙权正欲允命。
却闻步骘一声“不可!”,拱手上前。
“主公,若依此计,我军将失险要之固,必与关羽于水上堂堂决战。况且我军舟船多为运漕之具,难敌关羽之斗舰精锐。如此轻率出战,非但战船难保,恐连兵卒大将亦将折损矣。”
孙权亦知步骘所言在理,但亦心疼舟舰:“那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尽毁我军舟舰?”
步骘坚定颔首:“主公,此乃关羽诱敌之策也!其意在诱我军开城护舟,好使他乘隙登陆,攻入城中。今我军既得襄阳,当紧闭城门,凭高据险以阻关羽登陆。舟船折损虽属可惜,然保此襄阳不失、不令关羽复夺,则我江东实乃大获全胜矣。”
孙权沉思过后,深觉步骘所言在理。
相比襄阳和江陵两座重镇,区区些许舟楫又算得了什么?
“传令,全城将士坚守城楼,不得妄动!任凭关羽水军毁舟,只以弓弩守御岸隘箭楼,绝不容一兵一卒近城登陆。敢有私开城门、擅自出战者,立斩不赦!”
……
故而,甘宁与廖化损舟无计,亦不见东吴出来救船。
原本城外护船之吴兵,怎敌甘宁廖化水兵,纷纷缴械投降。
船毁只剩三分之一时,也不见东吴出城救舟。
甘宁廖化心记军师之令,也不毁了,直接派军登船,将吴舟纳为己用。
然而,此战遂得大胜,却只能说暂解胸中一口恶气。
关羽立在江舟之上,依旧望楼兴叹。
孙权遥看关羽之舟,难以停靠上岸,不免发笑:
“襄阳在手,江汉可安,汝舟楫虽利,终难越此雄关半步!且让他在江上徒自咆哮,孤只需高枕城楼,看他还能如何?!”
吴将中,有人随之附笑,有人沉默不言,亦有人闭目摇头。
另一边,关羽虽得大胜,却不得诱敌出战,难免不甘扼腕。
“军师且看,吴军任损船舶,亦未出城啊!”
他心中尤其担忧。
此番非但退路尽失,更断了粮草补给。
军虽精,船虽利,却无粮草支持。
若迁延日久,纵是锐旅劲卒,亦难免土崩瓦解矣。
徐庶却淡然一笑:“云长勿虑。汉江虽上通曹魏、下接东吴,然南郡之东江夏乃我军辖地,魏延驻守汉阳,可于此借道归荆。”
关羽亦有此想,汉阳之地(江夏汉阳,不是凉州汉阳,说起来,上本书的汉阳王在两个地方都主过事,我写这本书时才发现)江汉汇流之口。
可于汉江入长江,亦可登陆归江夏。
只忧绕道路远。
待转道归江陵,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但若什么都不做,数万大军可能要尽毁于此。
“可樊城呢?此一去,或为曹魏所夺……”
徐庶劝道:“云长啊,此时此刻,还管什么樊城啊!咱们留住这数万将士性命,保全根本,方为上策。”
关羽权衡之下,亦觉徐庶此言在理。
于是,凤目微闭,长叹了一口气,下令道:“也罢,全军登舟,沿江东行,转道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