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茶文化(1 / 2)
小兕子今年十二岁,官方认证身份是大唐晋阳公主,私下认证身份是“长安城好奇心排行榜第一名”。她好奇心有多旺?这么说吧,如果好奇心是水,她一站起来,整个太极宫都得发河。
这天,她的好奇心瞄准了一个新物件——茶。不是父皇李世民那种“咕嘟咕嘟煮半天的麻辣香锅版”茶汤,而是平康坊那家偷偷冒出来的“新式茶肆”。听说那里卖的东西叫“乌龙奶盖”“青提冰茉莉”,名字比皇后的发髻还复杂,一杯下去能让人先咧嘴再眯眼然后原地转圈——比加鞭的驿马还快。
小兕子把金步摇拔下来塞进袖子,换成平民小娘的襦裙,踩着软底鞋“嗖”地溜出宫。她一路小跑,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如果今天能尝到传说中的“分层奶盖”,就让史官在《大唐起居注》里添一句——“晋阳公主因茶而笑,长安花同日开三度”。
到了茶肆门口,她先被一根“竹筒”拦住。竹筒上凿了一排小洞,风一吹,“呜——”笛声自己跑出来了。小兕子眨眨眼,心想:不得了,人家门口就养了只会唱歌的竹子,里面还不得上天?
推门,一股凉气先扑过来,像冬天藏在冰窖里的白兔蹦到她脸上。接着是香,奶香、花香、果香排好队,围着她转圈,一边转一边自我介绍:
“我是牛奶!”
“我是茉莉!”
“我是青提,还带了籽,要不要签名?”
小兕子脚下一软,差点就着这香气行个大礼。柜台后的小哥一袭青衫,手一抬,铜壶嘴冒出一条银龙,“簌——”落进雪瓷杯。再舀一勺奶盖,云朵乖乖蹲在上头,玫瑰碎一撒,像给白云抹了胭脂。小哥把杯子递给她,眨眼:“先舔,再搅,最后豪饮。”
小兕子照做。第一口,奶盖像新弹的棉花包住舌尖;第二口,乌龙茶汤从棉花底下涌上来,花香、焙火香、豆花香一起敲锣打鼓;第三口,她直接眯眼——脑海里“咚”地升起一朵巨型烟花,烟花散开四个字:也!太!好!喝!了吧!
旁边一位穿圆领袍的哥哥见她发呆,笑道:“小娘子,这是‘分层体验’,像翻书,每页不一样。”
小兕子“啪”地合掌:“我懂!第一页是奶羊,第二页是茶园,第三页是——”她低头吸溜,“是月亮跑进杯里游泳!”
哥哥被她的想象力绊了一跤,差点把扇子吞下去。
喝完奶盖,肚子还有半间空殿,她盯上“青提冰茉莉”。只见小哥手起刀落,“嚓嚓嚓”青提脱衣跳水,冰块“咚咚咚”跟着跳,茶汤一倒,全场安静——青提说:我甜。茉莉说:我香。茶汤说:我清。三人对视,一起鞠躬:“合作愉快!”
小兕子捧杯,吸管是截空心的芦苇,轻轻一吸,青提粒排好队滚过芦苇桥,在她齿间“噗嗤”爆汁,像给味蕾放了一场夏日雪。她幸福得转圈,裙摆在空中画圆,把“茉莉花香”甩了周围人一身。有人打了个喷嚏,立刻带出一口花香,笑骂:“这小娘子的裙摆会撒种子!”
撒种子的小兕子跑到柜台前,指着糖度牌:“无糖、三分、五分、全糖,你们这是给蚂蚁开驿站?这么细!”
小哥答:“茶想自己说话,就别让糖抢麦。”
小兕子一听,肃然起敬,立刻点个无糖“冷泡鸭屎香”。茶一入口,她“哗”地睁大眼——原来“无糖的甜”是回甘,像父皇批完奏折后那口轻叹,苦尽自带江山味。
茶肆里没高桌,只有矮几与蒲团。墙角蕉叶大得能遮住一只大象,灯光柔得像月老打盹时的呼噜。士子们团坐,低声讨论“如何把经济策论写成气泡水”;胡商女子倚窗,以茶代酒,碰杯“叮”一声,像金币落袋。小兕子窝在角落,拿眉笔在小本上嗖嗖记:
“大唐缺的不是酒,是能让陌生人瞬间变成同盟的茶。”
她越写越嗨,又给皇父、母后、太傅各点一杯“低糖水果茶”,备注:茶叶要顾渚紫笋,水果要今晨现摘,糖只许一分——“让甘鲜自己站出来,不准糖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