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6章 闭嘴簪与酸菜哲(1 / 2)
贞观十六年的初雪,悄然落在长安城的朱甍碧瓦之上。晋阳公主李明达裹着银貂斗篷,蹲在紫宸殿偏殿的鎏金炭火盆前,手中执着赤金火钳,正对着盆中两颗焦黑的地瓜发呆。炭火噼啪作响,她却盯着跃动的火苗出神,眼角微微发红。
“婉婉,”她忽然用火钳在银灰里画着圈,嗓音带着刚哭过的鼻音,“我昨日特意将新得的螺钿紫檀琵琶送去韦府,连阿爷赐的冰蚕丝弦都一并赠了。谁知她今日在曲江宴上弹《郁轮袍》,竟当着众人说‘荆钗布裙之人,不敢承公主厚爱’——”小兕子越说越急,火钳啪地敲在盆沿上,“我的脸面简直像这烤糊的地瓜,啪叽掉地上让人踩!”
杜婉正捧着黄杨木梳篦打理被雪打湿的发辫。她父亲是镇守辽东的杜将军,去岁才将她从营州接回长安。此刻她闻言挑眉,一口关东腔脆生生炸开:“哎妈呀妹子,你这不是拿龙肝凤髓喂毛驴吗?快别烤忧郁了,姐给你唠个真事儿——就俺们那旮旯,靠山屯的酸菜哲学!”
一、云锦绦与酸菜缸的辩证法则
“屯西头老刘家有个小丫蛋,头发绳断成三截还拿麻线缠着用。我瞅着心酸,就把舅父从杭州捎来的云锦绦子递过去。那绦子是用孔雀羽线掺着金丝编的,日头底下晃得人眼晕。”杜婉甩开梳子比划,“你猜咋的?人丫头拿它捆酸菜缸了!”
小兕子忘了抽鼻子,仰着沾了炭灰的小脸问:“可是……可是系头发的那种绦子?”
“可不咋的!”杜婉拍着绣墩笑,“那绦子系在陶缸沿上,酸菜水咕嘟咕嘟冒着绿泡,跟我簪头的翡翠一个色儿!我弱了吧唧问:‘妹子不喜欢扎头?’人家叉着腰回我:‘姐你看咱这西北风嗷嗷的,扎这玩意儿不够刮跑的!再说你这金灿灿的玩意系头上,晚上招狼咋整?’”
殿外雪光映着杜婉生动的眉眼:“第二天可好,全屯传我拿破布条子换人家祖传腌菜方子!我娘听说了,笑得直捶炕席:‘傻闺女,你拿金钥匙捅土锁,锁没崩开算你运气好!’”
小兕子听得忘了翻地瓜,直到焦糊味窜起来才手忙脚乱去夹:“那后来呢?”
“后来我直接扛了两棵腌得最好的酸菜去找她。”杜婉眨眨眼,“那丫头当场嘎嘎乐出声,拍着我肩膀说‘杜姐真敞亮!’。我这才整明白——人家要腌菜你给绸缎,这叫驴唇不对马嘴;人要酸菜你给缸,这才叫雪中送炭!”
二、诗笺的涅盘与辩证法的胜利
正说着,宫女捧着洒金笺进来,说是韦姑娘送来的“谢恩诗”。小兕子展开一看,满纸骈俪华章,字字都在泣诉“公主金玉之赐实乃贫女不能承受之重”。
杜婉伸头扫了两眼,突然抽出诗笺对折三次,利落地塞进炭盆:“东北老话咋说的?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她酸任她酸,咱甜咱的!”
火舌倏地卷起纸笺,墨迹在烈焰中扭曲成凤凰的形状。小兕子望着跳动的火焰,忽然觉得心口那点郁气也跟着烧化了。火光映在她琉璃似的眸子里,溅起星星点点的亮光。
三、闭嘴簪的诞生与物质决定意识
小兕子霍然起身,奔到梳妆台前哗啦打开螺钿匣。赤金点翠步摇在雪光中流光溢彩,凤凰衔着的珠串簌簌作响,仿佛随时要振翅飞去。
“婉婉,明日把我那件泥金绣孔雀的披风找出来!”她攥着步摇转身,流苏在她指间叮咚碰撞,“我要亲自去韦府——送!簪!子!”
杜婉差点打翻茶盏:“还上赶着送?嫌脸丢得不够?”
“这回可不是赔罪礼。”小兕子学着她的东北腔,眉眼弯成月牙,“这叫‘闭嘴簪’。我当着她们全家女眷的面,把这九两重的金疙瘩插她发髻上,再笑着说:‘韦姐姐总说本宫赏的东西太轻巧,这次特地打了实心的,保准坠得你抬不起头——’”
她捏着嗓子学贵女们的腔调,忽然又恢复本来嗓音:“等她被金簪压得脖子酸,自然明白是金子沉,还是心眼沉!”
四、尚宫局的修辞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