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 第148章 务必坚守35天

第148章 务必坚守35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城外还有一道宽达十丈的护城河,水源引自长江,水深足以阻挡敌军涉水攻城。

这些防御设施,在平时或许算得上固若金汤,可面对十万大军的猛攻,又能支撑多久?

马昕心里没底。

他想起了古人守城的智慧,护城河、城墙、瓮城、马面、角楼,这些设施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可再好的防御设施,也需要人来操作,需要充足的物资来支撑。

兵力不足,是最大的短板。

再加上其他地方的军阵!

主城远远不足三万士兵,要分守四面城墙,平均下来,每一面城墙只有七千多人。

扣除必要的预备队、斥候、后勤兵,真正能站在城墙上作战的士兵,恐怕每面城墙只有五千人左右。

而张士诚的十万大军,完全可以集中兵力,猛攻一点,只要攻破一处城门,

或者在城墙上打开一个缺口,镇江府的防御体系就会瞬间崩塌。

“必须集中兵力,守住要害。”

马昕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镇江府的东门和南门紧临长江和运河,是张士诚大军最有可能进攻的方向,这两处必须派重兵把守。

西门和北门相对偏僻,可也不能放松警惕,需要留下部分兵力防守,同时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东门和南门。

可即便是这样,兵力依旧捉襟见肘。

他需要更多的人手,不仅仅是士兵,还需要民夫。

城中的六七万百姓,或许可以成为守城的助力。

可百姓们手无寸铁,又缺乏训练,如何让他们参与守城?

强迫他们上城墙,只会增加伤亡,甚至可能引发民怨。

可若是不利用这些人力,仅凭三万士兵,根本撑不了多久。

马昕陷入了两难。他想起了大洋嶂阻击战的战例,天朝千余人凭借险要地形,抵挡匪军三个团的猛攻,最终以少胜多。

他们相互策应,利用地形隐蔽,待敌军冲锋时再发起反击,弹药不足就用石头、手榴弹,甚至展开肉搏战。

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或许正是此刻镇江府最需要的。

镇江府的地形虽然不如大洋嶂那般险峻,可城墙和护城河也是天然的屏障。

或许,可以效仿大洋嶂的战法,利用城墙的防御工事,层层阻击,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同时,组织百姓参与后勤保障,搬运物资、修缮城墙、运送伤员、烧制滚石热油,让士兵们能够集中精力作战。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像星星之火,在马昕的心中燎原。

他终于找到了一丝突破口,心中的焦躁不安稍稍缓解了一些。

他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勾勒防御部署:

第一步,清点城中物资。

粮食、弹药、箭矢、滚石、热油、药品,这些都是守城的关键。

必须详细统计,合理分配,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用在刀刃上。

尤其是粮食,城中六七万百姓加上三万士兵,每日消耗巨大,必须严格管控,精打细算,确保三十五天的供应。

第二步,整编兵力。

将麾下三万士兵分为三部分:主力部队一万五千人,分别驻守东门和南门,由得力副将统领;

预备队五千人,驻扎在城中心,随时支援各处;

剩余一万人,分为若干小队,一部分防守西门和北门,一部分负责巡逻警戒,防备城内奸细和城外残部的偷袭,同时兼顾后勤保障。

第三步,动员百姓。

张贴告示,向城中百姓说明当前的危急局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告诉他们,镇江府是他们的家园,一旦城破,张士诚的军队烧杀抢掠,百姓们必将家破人亡。

只有齐心协力,坚守城池,才能保住家园。

同时,组织青壮年百姓参与守城辅助工作,由士兵教导他们如何搬运物资、修缮城墙、投掷滚石,老年和妇女则负责缝制衣物、筹集粮食、照顾伤员。

对于参与守城的百姓,给予适当的粮食补贴,稳定民心。

第四步,加固城防。

组织士兵和百姓,对城墙进行全面检查和修缮,将破损的地方及时修补。

在城墙上增加防御工事,如增设箭楼、加固雉堞、挖掘壕沟。

在护城河中投放尖木桩、石块等障碍物,增加敌军渡河的难度。

同时,关闭城外的所有桥梁,切断敌军的进攻通道。

第五步,迷惑敌军。

派出少量斥候,伪装成元军残部,故意泄露虚假情报,让张士诚误以为镇江府兵力充足,防御坚固,拖延其进攻节奏。

同时,在城墙上多插旗帜,制造兵力雄厚的假象,震慑敌军。

马昕一边写,一边思考,脑海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他知道,这些部署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士兵们的勇气和百姓们的支持。

三万对十万,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战。

他们没有退路,只能死战到底。

他放下笔,抬头望向窗外。

雨还在下,可天色似乎亮了一些。

他想起了朱元璋的信任,想起了汤和将军的牺牲,想起了城中百姓的期盼。

作为镇江府的守将,他肩负着守护一方水土的重任,肩负着朱元璋的嘱托,肩负着数万将士和百姓的生命安危。

“三十五天,我一定能守住!”

马昕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是血与火的考验,将会是生与死的较量。

或许会有牺牲,或许会有伤亡,或许会面临无数次绝望的境地,但他绝不会退缩。

他转身走出议事堂,雨水打在脸上,却让他更加清醒。

他要立刻召集麾下将领,传达朱元璋的命令,部署防御计划;

他要亲自到城中巡视,安抚百姓,动员他们参与守城;

他要检查城防物资,确保每一项准备工作都落实到位。

时间不等人,张士诚的十万大军正在逼近,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马昕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梁,大步朝着校场走去。

校场上,士兵们已经集结完毕,虽然面带疲惫,却个个眼神坚毅。看到马昕走来,士兵们齐齐拱手:“将军!”

马昕抬手示意,声音洪亮:“弟兄们,张士诚十万大军压境,镇江府危在旦夕!

主公命我们坚守三十五日,待主力回师!

我知道,兵力悬殊,任务艰巨,可我们身后是数万百姓,是我们的家园,是主公的信任!

今日,我马昕与弟兄们同生共死,与镇江府共存亡!

愿随我死战者,随我登城!”

“死战!死战!死战!”

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盖过了雨声,回荡在镇江府的上空。

马昕看着眼前这些不离不弃的将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翻身上马,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城外的方向:“随我巡城!”

战马嘶鸣,将士们紧随其后,朝着城墙的方向走去。

雨水冲刷着镇江府的街道,也冲刷着将士们的铠甲,却冲不掉他们心中的勇气和信念。

马昕骑在马上,望着前方巍峨的城墙,心中默默念道:“张士诚,来吧。

我马昕在此,镇江府在此,三十五日,一日不多,一日不少,我必守住这江浙门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