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盐贩的“赌性!”(2 / 2)
粮仓里的粮食被装车,一袋袋堆满了马车;
铁匠铺里,炉火日夜不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那是工匠们在赶制新的兵器;
军营里,士兵们加紧操练,呐喊声震彻云霄,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张士诚则每日都泡在议事厅里,与将领们研究行军路线,制定作战计划。
他不再流连于暖阁的奢华,每日只穿着简单的劲装,眼中的狠厉愈发浓烈。
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赌局,他必须全力以赴。
三日后,高邮城外的校场上,旌旗蔽日,鼓声震天。
阳光洒在密密麻麻的士兵身上,映出他们各异却同样肃杀的衣着。
前排的精锐步兵,身着玄色皮甲,甲片经过精心打磨,泛着冷硬的光泽,
边缘镶嵌着黄铜铆钉,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皮甲的领口和袖口都缝着坚韧的麻布,既能保暖,又能防止甲片磨损皮肤。
后排的弓弩手,穿着轻便的麻布战袍,战袍上印着醒目的张字军旗纹样,颜色虽略显陈旧,却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污渍;
他们的腰间都挂着一个箭囊,里面插满了削尖的羽箭,箭羽在风中风微微颤动。
骑兵们则身披厚重的铁甲,铁甲覆盖了全身,只露出一双双锐利的眼睛;
腰间挂着锋利的弯刀,马鞍旁还挂着一柄长枪,
胯下的战马毛色光亮,嘶鸣不止,马蹄踏得地面微微震颤。
还有一些负责攻城的士兵,推着沉重的云梯和冲车,
他们的衣着更为简陋,却个个身材魁梧,肌肉线条分明,握着器械的手青筋暴起。
兵器库里的家伙什被尽数搬了出来,整齐地排列在军阵前方,一眼望不到头。
长戈如林,枪尖闪着慑人的寒光,仿佛能刺破天空;
弯刀出鞘,刀身映出士兵们坚毅的脸庞,刀刃上还残留着打磨后的痕迹;
强弩上弦,箭头直指天际,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威慑力。
数不清的盾牌整齐排列,盾牌上刻着狰狞的兽面图案,有的还沾着往日战事留下的血迹,更添了几分杀气。
攻城用的云梯高达数丈,木质的梯身被牢牢固定在车架上,梯级上缠着防滑的麻绳;
冲车则更为笨重,前端是坚硬的铁制撞头,上面布满了尖刺,足以撞开坚固的城门。
这支十万大军的兵源极为复杂,却又在张士诚的麾下拧成了一股绳。
有昔日与张士诚一同贩盐的盐枭,他们身手矫健,眼神里带着,常年在刀尖上讨生活的狠劲,
走路的姿势都带着几分飘忽,一看就是擅长近战的好手;
他们大多握着弯刀,腰间还别着短匕,随时准备近身搏杀。
有招募来的流民,他们大多是失去了家园的百姓,衣衫虽旧,却个个身材魁梧,
握着兵器的手紧了又紧,眼中燃烧着对新生活的渴望,也燃烧着对乱世的愤懑;
他们的兵器多是长矛和斧头,虽然不够精良,却被他们握得稳稳当当。
还有投诚的前朝士兵,他们军纪严明,动作整齐划一,队列站得笔直,为大军增添了几分正规军的气势;
他们身着较为标准的战甲,手持长枪,目光坚定,显然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
甚至还有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他们脸上还带着稚气,
却穿着与成年人一样的军装,握着比自己还高的兵器,眼神里满是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捐躯的准备。
而在大军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两支江南特有的兵种——渔户水军与竹甲兵。
渔户水军的士兵们,大多来自长江沿岸和太湖周边的渔村。
他们自幼在水上长大,熟悉水性,能在风浪中如履平地。
这些人大多皮肤黝黑,手掌粗糙,指缝里还残留着鱼鳞的痕迹。
他们身着轻便的水靠,水靠是用浸过桐油的麻布制成,防水又轻便,颜色多为深褐色,与江水的颜色相近,便于隐蔽。
他们的兵器也极为特殊,除了常规的弯刀,腰间还挂着鱼叉和潜水用的短刀,
背上背着一个牛皮制成的气囊,那是他们在水中换气的工具。
渔户水军的战船更是独具特色,
船体小巧灵活,船身狭长,吃水浅,速度极快,船上还装有专门用于撞击的铁角,
在江河湖泊中作战时,既能快速突击,又能灵活躲避敌方的攻击。
他们是张士诚大军中的水上利刃,负责打通水路,掩护陆军前行,尤其是在江南水乡地带,他们的作用无可替代。
另一支特殊兵种便是竹甲兵。
这些士兵大多来自皖南和浙西的山区,那里盛产坚韧的毛竹。
他们的铠甲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毛竹制成,将毛竹劈成薄片,用桐油浸泡后,再用藤条编织而成,轻便且坚韧,能有效抵御刀砍箭射。
竹甲的颜色呈深绿色,在山林中行军时,便于隐蔽。
竹甲兵的兵器也与其他兵种不同,他们大多使用长枪和竹盾,
长枪的枪杆也是用坚硬的毛竹制成,枪尖锋利,既能刺又能扫;
竹盾则轻便灵活,上面还刻着防滑的纹路。
这些士兵自幼在山区长大,擅长攀爬和山地作战,走起山路来健步如飞,
在江南的丘陵地带,他们能快速穿插,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竹甲兵的来源颇为特殊,他们中有不少是昔日的山民,
因不堪官府的压迫而投奔张士诚,还有一些是猎户,身手敏捷,擅长射箭和追踪,为竹甲兵增添了不少战力。
随着张士诚一声令下,“出发!”,
鼓声愈发急促,像惊雷般在天地间回荡。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镇江方向开拔,队伍绵延数十里,像一条黑色的巨龙,
在平原上缓缓蠕动。
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鼓声、号角声交织在一起,
震得大地嗡嗡作响,连远处的飞鸟,都被惊得四散而逃。
沿途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躲在路边的房屋后驻足观望,望着这支气势磅礴的大军,眼中满是敬畏与不安。
张士诚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他身着玄色战甲,头戴亮银盔,盔上的红缨在风中飘扬,目光如炬,望着前方的道路。
他能感受到身后十万大军的气势,那是一股足以摧毁一切的力量。
他知道,这场豪赌已经开始,前路布满荆棘,或许会有伤亡,或许会有失败,但他别无选择。
江南北的半壁江山,他势在必得。
大军继续前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唯有强者才能生存。
张士诚握紧了手中的缰绳,胯下的战马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嘶鸣一声,加快了脚步。
十万雄师,直指应天,一场决定江南命运的战事,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