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 第154章 不愧是曹国公啊!

第154章 不愧是曹国公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镇江府衙,青砖黛瓦,在江南暮春的细雨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都督马昕身着软甲,腰悬虎佩刀,立于议事堂的沙盘前,

指尖捏着一份刚刚送到的情报密函,纸页上,还带着驿马奔波的湿气。

他展开密函,目光扫过其上的字迹,眉头先是微蹙,随即缓缓舒展,

一声悠长的感慨自喉间溢出,在空旷的堂内回荡:“不愧是李文忠!”

密函上的字迹遒劲有力,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场大捷——浙西战场,李文忠率三千将士,

于新城大破张士诚麾下吕图的数万大军,阵斩敌将数员,

逼的张士德,进攻变防守。

马昕反复捏着密函边缘,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位年轻将领的身影,

心中对其历史功绩的赞叹,化作一段腹诽,在心头辗转,不愧是李文忠:

“文忠公,字思本,盱眙人也。

少孤,太祖收为养子,授以兵柄。

其性沉毅,勇冠三军,谋深似海,用兵如神。

初从太祖定江左,援池州,破陈友谅之兵于九华山下,斩首万余,声威初振。

后取建德,下诸暨,徇浦江,所至之处,敌军望风披靡。

张士诚遣将攻严州,

文忠据城固守,出奇兵断其粮道,复率敢死之士夜袭敌营,敌军大乱,自相践踏,死者无算。

其后转战浙东,破衢州,拔处州,浙东诸郡皆平。

“此次突袭之战,吕图,张士德合兵近五万之众,联营数十里,气焰嚣张。

文忠兵不满三千,众寡悬殊,诸将皆有惧色。

公却意气自若,谓诸将曰:‘兵在精不在多,吾等奉命,讨逆伐罪,何惧之有?’

遂勒兵列阵,身先士卒,直冲敌阵中坚。

其麾下将士感其忠义,奋勇争先,无不以一当十。

战鼓雷鸣,杀声震天,敌军阵脚大乱。

公复令左右翼包抄,断其退路,敌军溃败,自相蹂践,尸横遍野。

此役之功,足以震慑江淮,动摇士诚根基。

“公年方弱冠,已屡建奇功,其勇略智谋,实乃百年难遇之将才。

他日定能位列开国功勋,封公封侯,名垂青史,不愧未来曹国公之誉也!”

马昕心中默念着,对李文忠的敬佩愈发深厚。

太祖麾下猛将如云,徐达沉稳持重,常遇春勇冠三军,

而李文忠则兼具勇略与智谋,且年纪轻轻便屡立奇功,着实难得。

如今江南局势纷乱,陈友谅据武昌,张士诚占平江,与朱元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乃是朱元璋势力与张士诚地盘的交界之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堪称咽喉要道。

张士诚久欲夺取镇江,以打通西进之路,此前已数次派兵来犯,皆被马昕率军击退。

但这次一败,张士诚必然恼羞成怒,定会加大对镇江的攻势,以挽回颜面。

马昕收回思绪,目光落在沙盘上。

沙盘之上,长江如一条银色丝带,镇江府位于江左,与江右的瓜洲隔江相望,

周边的城池、山川、河流皆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拿起一根木杆,指着镇江城四周的防御工事,沉声道:“张士诚新败,必然不甘,短期内定会集中兵力猛攻镇江。

我等身为金陵屏障,必须守住这座城池,不仅要守得住,还要想办法将他打疼,

让他不敢再轻易来犯。只是……”

他话锋一转,眉头再次蹙起:“我镇江守军仅有两万余人,虽经操练,战力尚可,

但张士诚麾下兵力雄厚,倾巢来攻,我等恐怕难以久撑。

当务之急,是要以最小的代价守住城池,同时寻找战机,给予敌军重创。”

议事堂内,几位副将皆屏息凝神,听着马昕的分析。

参军上前一步,拱手道:“都督,张士诚麾下将士虽多,但这几战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我等可加固城防,多备滚石、擂木、箭矢等防御器械,依托镇江城高池深之利,坚守不出,

待敌军久攻不下,士气更加低迷之时,再寻机偷袭,定能事半功倍。”

马昕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此计可行,但仅靠坚守,终究被动。

张士诚若派大军长期围困,截断我军粮草补给,镇江城迟早会被攻破。

我等需另寻他法,内外夹击,方能破局。”

他沉吟片刻,目光转向副将周云,问道:“周将军,朱文正将军的踪迹查到了吗?

他出使明玉珍,按路程算,也该到了吧?”

周云闻言立刻拱手答道:“都督放心,

方才收到斥候回报,朱将军已率两千精锐水兵,行至常州境内,预计三日内便可抵达镇江。

朱将军乃王上亲侄,勇悍善战,有他相助,我军战力定能大增!”

“好!”

马昕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朱文正完成任务的归来,无疑是雪中送炭。

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以少量兵力坚守孤城,抵御陈友谅数十万大军的猛攻,坚守数月之久,堪称守城名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