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531章 儒家之毒

第531章 儒家之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个个全都自私自利,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都是又当又立!”

江宁闻言叹息一声:“陛下,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术自诩正统,将其他学说都视为大逆不道之言,极力打压。

为的便是保持自身正统地位,从而进行资源垄断,保证他们能高人一等、锦衣玉食。

这才有了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君王想要治国,便离不开这些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便可以借此机会巧取豪夺、欺压百姓。

多少王朝兴衰,都少不了这些读书人的身影。

一个强大的王朝,往往是从内部衰败腐朽的,极少是从外部崩坏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儒家,早在千年之前就死掉了,如今不过是儒家尸体腐烂的过程。

千年之前百家争鸣,上古先贤中确实有经世之才、治国学问,如今却早已销声匿迹,淹没于历史长河。

我大明包容四海,如今江南等地先后兴起诸多新兴学说,却仍遭到正统儒家学派的打压。

就算山东孔家倒了,他们这些人仍以儒家子弟自居,以此抬高身价。

权力的寄生虫通过近亲繁殖和裙带关系,密密麻麻布满朝堂上下,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同时垄断了大量财富、钱粮及资源,这已经动摇了大明江山的根基。

民间有句童谣唱得好。

爵位自随胎里受,脐带未剪先封侯。

三军尽是裙带客,百姓终成刀子韭。

他们不断用早已被篡改的文化奴役百姓,告诉百姓‘先苦后甜’‘吃亏是福’,可百姓们换来的却是苦了一年又一年。

百姓们若不吃亏,他们又从何处占便宜?

他们要的是百姓愚昧无知、懵懵懂懂,这样才能更好地欺压剥削。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朝廷的恩典,都让小人们吃了。

他们所行的恶事骂名,全由朝廷替他们背了。

他们一个个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百姓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朱由校闻言叹息一声:“江兄,你说的这些朕也知道。

所以朕觉得杨鹤提议朝廷直接培养官员,是个不错的法子。

今后朝廷不必再依靠这些读书人,咱们可以自己培养官员,毕竟只要能读书识字,接下来朝廷便可教导他们如何为官理政、造福百姓,再也不用听他们那什么狗屁的之乎者也、圣人之言。

太祖爷当年创立大明,结果南方又搞出南北榜,将北方士子全部打压。

为此,太祖龙颜大怒,大开杀戒,可太祖的雷霆手段也镇不住这些贪婪的人心。

时至今日,东林党虽然已被彻底镇压,但江南那些读书人仍在蠢蠢欲动。

朝廷只要稍微露出破绽,他们便能趁虚而入,再次掌控朝局。

江兄,咱们兄弟不能坐以待毙。

朕决定,今后朝堂不再依赖这些自诩高人一等的读书人,咱们自行着手培养官员。

等时机成熟之后,朕会对科举进行改制。

百姓们做不到的,咱们要替他们去做。

百姓没有的权利,咱们要替他们去争取。”

江宁闻言点头。

朱由校的话,他已经听明白了,大明开国时,太祖朱元璋定下“士农工商”,将读书人放在首位,而朱由校如今的意思,显然是要打破这一阶级,将这些读书人彻底踩到脚下。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只怕顷刻间便会天下大乱。

随后朱由校笑着说:“江兄,朕记得当初去酒楼找你吃饭时,你告诉朕要依法治国,而不能以仁孝治国。

仁孝治国只能带来君王的虚名、士大夫们的利益、百姓的血泪。

战国之时,列国皆信奉儒家,唯独秦国不信,秦始皇偏好法家,反而一统了六国。

六国信奉儒家,最终落得国破家亡。

由此可见,这儒家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江宁闻言笑道:“陛下,秦虽灭六国,却二世而亡,由此可见,法家也有不足之处。”

朱由校却摇了摇头:“江兄,秦国虽亡,但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况且秦国之亡,并非因法家之过,而是过于严刑峻法。

依法治国须张弛有度,不能一味实行严刑峻法。

朕登基以后,所作所为皆是依法行事为准则。

若是信奉儒家那套以仁孝治天下,只怕仍被东林党把控朝堂。

若以仁孝治天下,那辽饷案也杀不了这么多人,更震慑不住官场。

太祖爷虽然用文人治天下,但行的也是法家手段,更是以猛着称。”

江宁闻言点头道:“所以太祖才能在元末乱世重塑华夏脊梁,开创大明。”

随后,朱由校笑着说:“江兄,今日不妨咱们兄弟来探讨一番儒家的弊端。

刚才朕已经说了不少,你也说说,别推辞。

你虽不读惊世之书,却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当初只因朝堂党争激烈,你又无功名在身,不然的话,朕就让你走文官的路了,以你之才干,担任首辅绰绰有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