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您的眼力真是绝了(2 / 2)
不仅丢了面子,还赔了八百万,这次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王总爬出会客室的那一刻,房间里响起了零星的掌声。
“痛快!”一个年轻的收藏家忍不住叫好,“像王志远这种奸商,早就应该被收拾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徐天看了看表,淡淡地说道:“时间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张经理,谢谢你的安排。”
张经理连忙起身相送:“哪里哪里,是我们的荣幸。徐先生,您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再详细谈谈合作的事情?”
“改天吧。”徐天说道,“我最近比较忙。”
送走了徐天,张经理回到会客室,发现大家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事情。
“张经理,这个徐先生到底什么来头?”李教授好奇地问道。
张经理摇摇头:“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在古玩界最近很出名,鉴宝能力确实是一流的。”
“今天算是开眼了!”陈老师感叹道,“我搞了一辈子文物,还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鉴定师。”
“关键是手段够硬,王志远那种老狐狸都被他整得服服帖帖的。”
另一边,徐天走出拍卖行,心情很不错。
八百万到手,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是教训王志远这种人渣,比赚钱更让他满意。
他掏出手机,看了看余额,已经接近两千万了。
从一个送外卖的穷小子,到现在的千万富翁,这种感觉确实很奇妙。
正想着,手机响了。
“徐哥,是我,小马。”电话里传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小马是他在古玩市场认识的一个小贩子,专门帮他留意一些好货。
“什么好消息?”
“今天下午有个农民进城,说是家里拆老房子挖出了一些东西,想要出手。我看了看,好像不是凡品!”
徐天眼睛一亮:“在哪里?”
“就在城东的那个小茶馆,您要不要过来看看?”
“好,我马上过去。”
徐天挂断电话,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次可能又要有大收获了。城东的小茶馆位于老城区的一条窄巷里,装修简陋,但胜在安静。
徐天推开门进去,一股茶香扑面而来。
小马已经在里面等着了,旁边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农民,皮肤黝黑,神色有些拘谨。
“徐哥,您来了!”小马连忙起身,“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老张,家住城郊的张家村。”
老张看到徐天,有些紧张地站了起来:“您...您就是徐老板吧?听小马说您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古董商。”
“坐吧,别客气。”徐天在老张对面坐下,打量了一下这个朴实的农民,“听说你们家挖出了一些东西?”
老张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从身边的蛇皮袋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东西。
“是这样的,我家老房子要拆迁,挖地基的时候,在地下挖出了这些玩意儿。”
他慢慢打开报纸,露出了里面的物件。
徐天的神眼瞬间扫了过去,眼中金光一闪。
好家伙!
报纸里包着的是三件瓷器:一个青花花瓶,一个白瓷茶盏,还有一个小巧的粉彩罐子。
在神眼的透视下,这三件瓷器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特别是那个青花花瓶,竟然是明代永乐年间的官窑精品!
徐天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拿起青花花瓶仔细观察。
瓶身修长,青花发色浓艳,笔触流畅,胎质细腻洁白。瓶底“永乐年制”四字楷书款识工整有力。
这绝对是真品!而且品相完好,市场价值至少在五百万以上!
另外两件虽然级别稍低,但也都是清代的官窑器物,加起来也值个百八十万。
“老张,这些东西你想卖多少钱?”徐天放下花瓶,语气平淡地问道。
老张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我也不太懂这些,之前拿到县里的古玩店问过,老板说最多给我十万块。”
小马在旁边插嘴道:“徐哥,我觉得那个老板是想坑人,这些东西肯定不止十万。”
徐天心中冷笑,十万?简直是白菜价!
那个县里的古玩店老板明显是想捡漏,以十万的价格收走价值几百万的宝贝。
“老张,我问你,你真的想卖吗?”徐天认真地看着老张。
老张点点头:“想卖的,家里孩子要结婚,正缺钱呢。听说这些老玩意儿挺值钱的,就想着能卖个好价钱。”
“那我给你一个价格,五十万,怎么样?”
老张眼睛瞬间瞪得滚圆:“五...五十万?”
他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徐老板,您没开玩笑吧?真的值这么多钱?”
小马也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这些东西最多值个二三十万,没想到徐天直接开价五十万。
“我徐某人从不开玩笑。”徐天淡淡地说道,“不过我有个条件,你要保证这些东西确实是从你家地里挖出来的,来源清白。”
“那当然!”老张连忙保证,“我们全村人都看见了,绝对是我家地里挖出来的!”
“好,那就五十万。”徐天掏出手机,“你把银行卡号给我,我现在就转账。”
老张激动得手都在抖,小心翼翼地报出了自己的卡号。
很快,转账成功的短信提示音响起。
老张看着手机上的余额,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徐老板,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五十万,够我儿子娶媳妇,还能盖个新房子!”
“应该的。”徐天收起了三件瓷器,“老张,以后要是再挖到什么东西,记得第一个找我。”
“一定,一定!”老张连连点头。
送走了老张,小马看着徐天,眼中满是佩服:“徐哥,您的眼力真是绝了!我看那些东西顶多值个二三十万,您居然给了五十万。”
徐天笑而不语,五十万买到价值几百万的宝贝,这笔买卖简直不要太划算。
而且,他这样做还有另一个用意——在古玩界建立良好的口碑。
只有让卖家都赚到钱,才会有更多的好货源源不断地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