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林澜的快穿人生 > 第29章 主动请缨,以正视听

第29章 主动请缨,以正视听(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赵珩眉头一皱,刚刚缓和的脸色又沉了下来。逆党一案不是已经尘埃落定了吗?

为何还有紧急奏报?他松开林澜的手,起身道:“朕去去就回。”

林澜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那因为获得许可而升起的兴奋感,渐渐沉淀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隐隐的不安。

逆党余孽已清,还有什么能称得上“紧急”?这突如其来的奏报,是否预示着,那场看似平息的风暴,并未真正结束,反而有新的暗流,正在冰雪之下悄然涌动?

她抚摸着膝上小乖柔软的皮毛,目光投向窗外愈加密集的雪幕,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的几日,林澜的寝宫几乎变成了一个小型的书房。

赵珩果然守信,命人搬来了大量关于黄河、淮河流域历年水患的奏报、工部治理方案、地方志记录以及相关的财政支出卷宗。

这些竹简和纸张堆积如山,散发着陈年墨香和淡淡的霉味,记载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血泪与王朝的隐忧。

林澜的脚伤限制了她的行动,却正好让她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这片知识的海洋中。

她让宫人在临窗的位置设了一张宽大的书案,每日除了必要的休息和用膳,几乎所有时间都伏案疾书,或凝神阅读。

小乖似乎也感知到主人的专注,不再调皮捣蛋,多数时候就安静地卧在书案一角,或是蜷在林澜的脚边,毛茸茸的身体像一个小暖炉。

偶尔,它也会跳上卷宗,用爪子扒拉着某一行文字,或是对着某张河道图纸“喵呜”叫唤,仿佛在提醒林澜注意。

林澜知道,这是小乖残存的系统能力在冥冥中给予的微弱指引,她总是会格外留意这些被小乖“标记”过的地方。

赵珩每日都会抽空过来,有时是午间,有时是深夜。

他并不打扰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她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记录,那专注的侧脸在灯下显得格外柔美,也格外有力量。

他会亲手为她披上外衣,为她续上热茶,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她的思路。

两人之间无需多言,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在无声中流淌。

通过阅读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林澜结合现代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迅速抓住了这个时代治理水患的核心弊端。

重堵轻疏,缺乏全流域统筹规划,工程材料和技术落后,以及最为致命的——官僚体系腐败导致的“豆腐渣”工程和资金挪用。

许多奏报都提到,每年投入治水的银两如流水般花出去,但堤坝该溃还是溃,良田该淹还是淹。

地方官员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游只顾加高堤坝将祸水引向下游,下游则拼命围垦滩涂,阻碍行洪。

而工部制定的方案,也多是沿用古法,缺乏创新。

林澜没有急于提出惊世骇俗的全新理论,她深知那样只会被斥为异想天开。

她选择了一个看似微小,却可能撬动全局的切入点——工程物料管理与监工体系的革新。

她花费了数个日夜,起草了一份详尽的《治水物料稽核与工役管理新法条陈》。

在这份条陈中,她并未直接否定旧有的治水方略,而是着重于“如何保证朝廷拨付的银两和物资,能切实有效地用于工程本身”。

她提出了几条具体措施:其一,建立专门的物料稽核小组,独立于地方官府,由朝廷直派,采用新的抽样检查和账目交叉比对方法,严防以次充好、虚报冒领。

其二,改革徭役征发制度,引入部分雇佣制,提高工役积极性,并设立明确的工程质量标准和奖惩条例,将工程质量与官员、工头的考核直接挂钩。

其三,绘制详细的、标准化的河道及堤防工程图,要求各地按图施工,并定期上报工程进展图像(虽无照相术,但可要求画师绘制),以便朝廷远程监控。

其四,建议在关键河段,小范围试点使用新型加固材料,如她根据记忆提出的“三合土”最佳配比方案,以提高堤坝的耐久性。

这些建议,融合了现代审计、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思维,逻辑严密,操作性强。

且每一句都引用了旧有卷宗中的实例作为佐证,指出了现有制度的漏洞以及新法如何弥补,显得有理有据,并非空中楼阁。

当林澜将这份凝结了她多日心血的条陈郑重交给赵珩时,赵珩仔细翻阅着,眼中的惊讶和赞赏越来越浓。

他身为帝王,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份条陈的价值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