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难料(2 / 2)
尹决明在李子昂的不满目光和夜阑担忧的眼神中难得有些心虚。
“我怕死得很,还得活到九十九呢!”
他抬手摸了摸鼻子,冲着两人心虚一笑,倒也没忘了自己来这儿的正事,正好转移话题,问道,“杜大人怎么样了?”
“阿泗没跟你讲?”
李子昂抬眼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几分“自己都快没命了还有心情关心别人”的无奈,又指了指尹决明的另一只手,“换只手,再把把脉。”
尹决明依言换了另一只手,手腕搭在椅扶上,看着李子昂的动作,又追问了一句,“杜大人的情况到底如何?真没得治了?”
李子昂指尖搭在他的腕脉上,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没得治,身体是彻底废了。”
他的声音有些沉重,“他的膝盖骨都被挖了,没了膝盖骨,神仙来了他也走不了路。还有他的手掌骨,铁锥刺穿也碎了好几处,就算接回去,也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别说提笔写字,以后怕是连拿碗筷吃饭都费劲。”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左侧的屏风,浅棕色的框架绷着半透明的娟布,上面绣着几只雪中翠竹,迎风而立,不畏严寒。
那屏风后面隐约能看见一张床榻的轮廓,杜鑫就躺在那后面。
李子昂的眼中露出一抹惋惜,声音更低了些,“还有那哑药,药性太猛,当场就腐烂了他的嗓子,往后再想要说话也是不能够了。”
尹决明的身体僵了一下,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指节泛白。
他知道杜鑫这次遭了难,却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他的官路,到头了。”
李子昂收回目光,看着尹决明,语气里满是感慨,“京州城里,又少了一个真正肯为百姓做事的好官。”
尹决明沉默着,目光落在屏风上,神色复杂。
杜鑫不是个大官,户部侍郎,官阶不过四品,在人才济济的京州城,实在算不得起眼。
但他的名声,却比许多三品以上的官员还要响亮。
尹决明还记得,当年杜鑫刚入朝时就跟着他的老师严大人为各路边关保障粮草军备。
那时朝中不少大臣都因为粮草调度的利益纠葛,处处针对严正大人,杜鑫却毫不畏惧,一次次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把那些大臣的刁难一一顶了回去。
后来南边水患爆发,好几个州县被淹,百姓流离失所,是杜鑫主动请缨,带着赈灾物资前去支援。
他在灾区待了三个月,白天跟着百姓一起加固堤坝、分发物资,晚上就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整理灾情。
听说他常常忙到深夜,回来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窝深陷,却还笑着说,“天灾难挡,百姓难活,我作为朝廷命官,食百姓俸禄,便要为他们在这灾难中撑起一片避风港,我救不了所有人,但我会尽我所能救下更多的百姓。”
还有去年冬日,京州城遭遇罕见的雪灾,积雪压塌了不少民房,街头巷尾都是冻得瑟瑟发抖的流民。
又是杜鑫,是他带着人在大雪覆盖的废墟里救人,是他在城里搭起了粥棚,组织人手清理积雪、修缮房屋。
他怕赈灾款落不到百姓手中,因此每一笔账他都会亲自核对。
他入朝为官不过数年,却做了诸多为国为民之事。
京州的百姓提起他,没有不称赞的,街头巷尾的茶馆里,常有说书人讲他的事迹,连带着他的名字,都成了“好官”的代名词。
他才二十多岁,正是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年纪。
“世事本就无常。”李子昂说道,当年神医谷不也是吗?
世间之事多难料,只看那人够不够坚强。
他取了剪刀纱布过来,尹决明身上的伤大多与衣服粘在了一起,处理起来会有些麻烦,一不小心就会再次扯开凝固的伤口就出血来。
“那些伤就是师弟来了也让他恢复不了,牵机引的毒倒是能解了保他一命,以后再如何,便要看他自己了。”
“至于你,你此刻与其担心别人,不如先担心担心你自己。”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尹决明视线从屏风处收回来,笑了一声,“本公子年轻力壮,你给开两副猛药,明儿小爷我就能活蹦乱跳。”
李子昂抬眼,忽的冷笑一声,手中带血的剪刀往桌上一拍,“我看你什么药也不用吃,让你手下给你买副棺材,说不定明日就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