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下饵钓鱼(2 / 2)
当真是,乱世多悲情。
*
祥宁宫
李太后正在听金嬷嬷汇报长生先生那边的治疗情况,外间忽然进来一个宫女,“太后娘娘,陛下来给您请安了。”
金嬷嬷闻言顿时收了声,她抬眸瞧了眼李太后的神色,默默站在了一侧。
李太后微不可及地皱了皱眉,这几个月皇帝越发不听她的话,在一些决策上总是与她唱反调,但好歹想象不到她后面的计划,因此气归气,却也没有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只是也不想见他。
“这几日朝中可有发生什么大事?”李太后没说见与不见,反而问着一旁的金嬷嬷。
金嬷嬷想了想,要说大事,那还真不少,比如问罪杜鑫,设计逼迫御史台和户部严尚书在宫中撞柱的事是闹得沸沸扬扬,但这事本就是太后一手促成,也是在意料之中。
要说最大的事,应当也只有紫庸使团入京一事。
但紫庸使团入京同样也有李太后的手笔,想来也不是问这事。
但出了这些,似乎也没有什么事了。
于是金嬷嬷说道,“除了今日紫庸使团入京,似乎没别的事了。”
又想了想,说道,“或许是为了明日的接风宴?”
“没事他可不会来找哀家,怕也不只是接风宴的事。”李太后轻哼一声,“他一心想除了尹二,在边关没能成功,如今尹二明目张胆地回了京,他想撤了人的官职,可又找不到借口。”
李太后轻轻抚摸着指尖上精致的镶嵌着宝石的黄金护甲,面上挂着一丝冷笑,“拓跋烈进京便是一个机会,尹二死了父兄,他定是要找拓跋烈报仇的,而接风宴便是最好的机会。”
“破坏两国谈和,就是摘了他脑袋也是行的。”
“只怕这事也不容易。”金嬷嬷低声道,“依老奴观察,那尹家小子虽在京州做了十多年纨绔,但他既然能破了叛军之乱,又在短短数月收复边关两城,想来脑子也是足够聪明。”
“陛下想引他上钩,只怕他心里也明白。”
“这便是他来找哀家的原因了。”李太后抬起手欣赏着护甲,缓缓勾起唇角,说,“至于尹二上不上钩,就看钓鱼的人用什么饵了。”
金嬷嬷脑子疯狂的转动起来,很快她双眸一亮,看向李太后,问道,“娘娘说的是紫庸使团里那位从未听说过的九皇子?”
“莫非,他便是尹二当初在边关喜欢上的那位?”
李太后不语,但嘴角缓缓勾了起来,她目光扫向一旁垂首等待的宫女,说道,“去告诉陛下,母子哪有隔夜仇,既是陛下想做的,那哀家怎么也得帮他一把。”
宫女行礼出去,金嬷嬷又看向李太后,似乎不明白她之前并不愿意帮皇帝动手对付前朝大臣,怎么这次却答应了?
李太后似乎知道她想要问什么,脸上笑意更甚,但并不打算解答。
尹家是每一代皇帝心头的尖刺,每个皇帝都想除了尹家,可偏偏尹家威望极高,他们轻易无法撼动,但慕容翊不一样,他本就是她推上去为她儿子扫清一切障碍的傀儡。
很快皇帝就会被百官和天下人拉下神坛,而她,要在他坠落前为她儿子建立一个只属于她们的朝堂。
“给天眼的两位罗刹传个信。”
李太后抬眸看向窗外,骤雨打芭蕉,芭蕉叶却承受不住那样的力道被雨水打得破碎不堪,她便是在那破碎的芭蕉叶被雨水打得颤颤巍巍中说道,
“在皇帝与他们太子签订合约前,哀家不希望这世上除了哀家的儿子之外,还有其他的先帝血脉存在。”
金嬷嬷一惊,但很快又收敛了神色,恭顺地垂眸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