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英宗亲政(2 / 2)
赵曙的回应显得很有礼貌和客气,他说:“此事怎么能够由我一个人来决定呢?此等大事你们还是回去和太后好好商量一下再做定夺!”
皮球就此被踢到了曹太后这里,而她的回答就显得颇为耐人寻味,这个老太太对宰相韩琦等人说道:“皇帝出巡这等大事可不能马虎,如今依仗器具皆未齐备,这事还是缓一缓再说吧!”
曹太后这明显是在打太极,可韩琦这种官场老手很轻松地就把这话接了过去:“礼仪器具此等小事根本就不难办,交给老臣来做就行了!”
就此一句话,赵曙出巡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如此可见,曹太后在韩琦这种人的面前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赵曙的此次出巡无疑是意义重大,这是他登基之后首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更是在向天下臣民宣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赵曙和全体大臣在向曹太后宣示皇权并以此提醒她还政。所谓还政,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让曹太后将玉玺交还到赵曙的手中,此外她还得下一个明确表示还政的诏令,唯有如此才能让赵曙名正言顺地开始亲政。
赵曙的这次出巡是以天旱祈雨为名,当诏书写好之后就得加盖玉玺,韩琦命人去向曹太后索取玉玺,而曹太后也不好拒绝。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正是韩琦为她设计的一个“陷阱”,因为这玉玺就此便不再送回到曹太后的手里——韩琦就这样帮助赵曙“收缴”了曹太后的掌印之权。此事固然让人觉得巧妙,但韩琦的这种做法其实显得很像一个“贼”,一点也不正大光明,但这都不重要。如今的韩琦早就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脸面和吃相在他这里并非不可或缺,他要的是结果,至于过程那不过就是他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
赵曙出巡这天先后去往了相国寺、大清寺和醴泉观。在影视剧里每当皇帝出巡,车驾所过之地的百姓都得跪地磕头且不许抬头观望,但宋朝的皇帝可是出了名的亲民。赵曙行进的这一路上,开封城里的百姓万人空巷争相一睹当今皇上的圣驾,沿途所过无不引来百姓的阵阵万岁呼喊。
无疑,赵曙和他的大臣们通过这次出巡狠狠地给曹太后来了个“下马威”,但好戏还在后头。不久之后,韩琦等人在一天之内连着向赵曙奏请了十余件军国大事,而每一件赵曙都能处理得很是得当。韩琦见此情形不禁大喜,如今玉玺在赵曙手里,而这个新皇帝也证明了他能够正确处当国事,那么你曹太后是不是就该正式明确下旨还政于赵曙了呢?
回到中书省后,韩琦忍不住地与同僚忘情地相互称贺,在他们看来,赵曙正式亲政的日子已然是近在眼前。收住笑脸后,韩琦在众人面前又大秀了一把演技,他对次相曾公亮等人说道:“先帝的陵寝建好之后我本来就该上表请辞宰相之位,但因为陛下当时圣体未平,所以我到现在都还没有上表请辞。如今陛下已经可以正常理政,我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我准备尽快去向太后请辞,此事还望诸位能够理解和赞同。”
曾公亮当然也得秀一下演技,他对韩琦说道:“朝廷岂能一日无韩公?你可不能走啊!”
事实上,韩琦哪里想走,他不过是在耍手段而已,他是想通过自己的请辞对曹太后进行旁敲侧击:我都走人了,你个老太婆子还好意思待在上面不走吗?我就不信你的脸皮比我韩琦还厚!
第二天,韩琦等人将昨天由赵曙亲自决断的十余件军国大事都逐一向曹太后做了汇报,曹太后也没有提出任何的疑异,她反而说赵曙的裁处很是妥当。当其他的大臣都相继退下后,韩琦单独留了下来——果然,他真的就向曹太后提出了辞去宰相之位的请求。他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在唐代的时候,一旦皇帝驾崩,宰相就自动担负为皇帝修陵的任务,等到一切完事后,宰相就得自动求退。韩琦这样做既是在彰显自己不贪恋名利和富贵,也是在近乎于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告诉曹太后应该还政于赵曙了。
不出他的意料,曹太后很知趣地说道:“相公你怎么可以离开呢?要走也是我走,我本就该深居内宫,如今每天待在这里已经是甚非得已。”
听到这话,韩琦忍住心中的狂喜努力让自己显得很淡定。他不但拥立了赵曙,如今又给赵曙争来了亲政之权,这对赵曙是何等的大恩大德?那他自己以及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自然是怎么也跑不掉了,可是他现在必须表现得很镇定从容,甚至还得尽力挤出一丝悲伤之色。
他对曹太后说道:“东汉时期的马太后和邓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但在临朝称制之后尚且有贪恋权势之嫌,可太后你老人家却如此深明大义,如此看来她们俩都不如你啊!”
拍完马屁,韩琦郑重地向曹太后行了一个大礼。转眼间,韩琦又变了一张脸,说道:“近段时间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纷纷上奏请求太后能够还政于陛下,既然这事你老人家现在已经同意了,那不知你决定何时撤帘啊?”
史书记载,在韩琦说完这话后,曹太后立马起身便走,而她的这个举动就让后人有了两种解读和猜测。一种说法是她好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垂帘听政的日子,她这样急切地离开是在让韩琦赶紧命人撤帘,但另一种说法就显得不那么和谐了。谁又敢说曹太后这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呢?韩琦对她如此步步紧逼无异于是在得寸进尺,可眼下仁宗皇帝已经死了一年了,赵曙又不是她的亲儿子,韩琦这样欺侮她已然让情难自控了,她若再不走恐怕就会泪洒当场,到时候她连最后的一丝尊严都会荡然无存。或许在曹太后想来,韩琦身为当朝第一宰相无论做什么事应该是要讲究一个礼仪和风度,可她不曾想到站在她面前的这位曾经令人称颂的君子实际上早就变成了一个政治流氓。
看着曹太后起身离开,作为胜利者的韩琦倒是一点也不客气,他随即命令仪銮司的人撤帘。当帘幕落下之时,明了什么?说明韩琦的动作太快了,那简直不是什么撤帘,而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扯帘,或者叫拽帘,而随着这道帘幕的落下,英宗朝的垂帘听政也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