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五笔输入法(2 / 2)
解释完取大优先,李枭就又开始解释兼顾直观,所谓的兼顾直观就是拆分结果要符合视觉认知,看着像什么就拆什么,不能为了凑字根硬拆得“四不像”,简单来说,就是拆完后还能一眼认出原字,不别扭。
能连不交,顾名思义就是优先拆相连、不拆交叉,就是两个字根的关系要么是相连,挨着但不交叉,要不就是交叉笔画叠在一起,而在拆分的时候,优先选“相连”的拆法。
之所以这样这是因为相连结构更符合汉字书写逻辑,也更容易记忆。
能散不连,就是优先拆“散结构”,不按“连结构”算,这里就要明确两个概念,就拿散结构倡来举例子,散结构的汉字的几个部件是“分开的”,“倡”是由“亻”和“昌”组成,中间有缝隙,不挨着。
连结构:汉字的部件是“粘在一起的”,比如“字”,就由“丿”和“目”组成,“丿”贴在“目”上面,所以拆分的时候汉字是“散结构”,就按散结构拆,不要强行按“连结构”拆,这样才可以。
可以说这些规定都是为了辅助取大优先这一条做基础。
至于编码机制,就是四码编码+简码优化,这个也是五笔输入法的核心编码策略,
这个策略简单来讲,就是每个汉字最多取4个字根编码,就能够打出字,
键名汉字和成字字根则是五笔输入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所谓的键名汉字,就是五笔字根总表中每个键位上的第一个字根,也是该键位的代表汉字,共25个。比如G键上的“王”,F键上的“土”,d键上的“大”等,
而键名汉字的输入方法是连续按下该键4次,也就是说输入“王”字的编码是“GGGG”,“土”字的编码是“FFFF”,
成字字根,就是指在五笔字根总表中,除了键名汉字外,本身就是一个独立汉字的字根,
例如“五”“士”“干”等。
成字字根的输入方法是先打一下该字根所在的键,这就和报户口一样,再打该字根的第一、第二及最末一个单笔画,不足4码时补打空格。
如“十”字,其字根在F键,第一笔是横(G),第二笔是竖(h),所以编码是“FGh”;“贝”字,字根在键,第一笔是竖(h),第二笔是折(N),末笔是捺(Y),编码就是“hNY”。
有了这两个概念,就能构成简码体系。
而听着这些支教授也是眼前越来越亮,心中也是越来越期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