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章 我没有筹码可以交易(1 / 2)
下午五点,省城。
白国昌刚开完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点上烟狠狠吸了一口。
喷出去的烟雾就像是他的愁云惨雾的心情。
白国昌本来以为坐上省城一把手的位子,从此就能驶入锦绣前程的快车道,谁知道却坐上了痛苦不堪的烤架。
省处置组在秦云东的策动下,完成了中安市的整肃,却依旧没有停手,正逐步展开对其他城市的清查行动。
省城,这个地位最重,经济体量最大、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地方,自然成为了下一个焦点。
伍东在任时,大力推行土地证券化、城市发展基金项目,当时白国昌作为市长并不认可伍东激进的决策,但因为有鲍乾清的肯定,白国昌也就没有再提异议,只是被动执行。
后来伍东调走,他继任后原本想踩刹车减速,但鲍乾清却特意交代他要“比学赶超”伍东,持续推进金融改革。
白国昌无奈之下,全盘接受了伍东推进的政策,虽然取得了GDP巨大增长,一举超过临江市夺回了失去五年的经济总量第一的桂冠。
但好景不长,那些繁华下的隐患不可避免地展露出獠牙,先是从经济最薄弱的中安市开始暴雷,很快造成多个地市也出现程度不同的金融乱象。
白国昌很明白,省城看似没事,只不过是因为财力还算雄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更强,不代表省城就不会出事。
接着,秦云东统率处置组蹲点处理中安市,查出一大堆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上级对此很重视,直接指示继续清查参与金融创新的地市经济风险问题。
本来白国昌也不担心,反正省城金融创新是伍东搞起来的,他大可以把锅都甩给伍东。
谁知道,伍东此时突然病逝。
他白国昌作为曾经的执行者,一夜之间变成了所有决策的“第一责任人”。
前天省处置组副组长倪婉虹约谈他,看似问话很平和,其实却是步步紧逼。
她的每一个问题都围绕着巨额资金流向、风险管控的缺失、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简直让白国昌透不过气来。
处置组的结论还没有出,更让他窒息的危机又出现在眼前。
十几笔天文数字的短期贷款,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到期了。
这些都是伍东拍脑袋决定的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融资来的,抵押物是省城最核心地段的土地和未来收益权。
当时伍东并不在意,还自诩是盘活资产的大师,把固定资产转化成巨额资金可以迅速扭转全市面貌,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座发达城市的形象。
但他故意避开一个尖锐的问题:长期的基础建设投资,又怎么可以使用短期融资来实现。
省城的财政收入,在支付完庞大的公务支出、民生投入后,结余部分对于这笔巨款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借来的钱靠什么还?
一旦省城违约,根据伍东当年亲自敲定的苛刻协议,以赫石资本为首的财团,将有权以近乎白菜价收购那些作为抵押物的省城核心资产。
这个协议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赫石资本的财富掠夺协议,直接造成空前的国有资产流失。
现在伍东死了,这笔账却赖不掉,白国昌成了手接通红烙铁的倒霉蛋。
一旦真的被赫石资本收走省城核心资产,他白国昌必定成为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