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进(1 / 2)
第264章进
“莫非是诱敌之计”刘怀慎疑惑道。
慕容德太招摇了,又是散播歌谣,又是挑衅,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要去攻打青州一样。
刘道规想了想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慕容德现在不去寻找还能去哪里声势弄得越大,青州那边越是惊恐,投奔他的人就越多。”
青州是个非常特别的地方,一部分在河北,一部分在河南
从北方进入青州非常容易,只需跨过一条黄河即可,但是从南面西面进入青州,在山重水复。
“那咱们追还是不追”刘遵扛起大斧,在亲卫的协助上披甲。
刘道规望着对面,拜闾丘羡和邓启方所赐,燕军士气极其高昂,如今又是人多势众,追出去没什么胜算。
慕容德打了一辈子的仗,肯定严防死守,等着自己前去突袭。
说的难听一些,慕容德现在是光着脚,而自己穿着鞋。
手上捏着两三万流民,已经吃到了第一块肥肉,以步军去追杀骑兵,刘道规脑子还没有坏。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咱们拦不住,他要去就让他去吧。”刘道规将希望寄托在辟闾浑身上。
此人也经过大风大浪,只需要他拖住一段时日,再追击也不迟。
如今局面,刘道规稳坐钓鱼船。
西面姚兴,东面慕容德,谁露出疲态,就去对付谁。
刘怀慎道:“慕容德退走,对我们而言是好事,将豫州拱手相让,我军压力大减,正可训练义从军,储备粮草,以观敌衅。”
“不错,以不变应万变!”刘道规一拍大腿。
辛恭靖守住了洛阳,便是刘道规最大的筹码。
两个时辰后,燕军浩浩荡荡的向北而去。
上万辆木车掀起的烟尘遮天蔽日,战马仿佛长堤一般护卫左右两翼。
号角响彻荒野,对峙的这两个月,慕容德声势越发骇人了。
拓跋珪在参合陂坑杀六万燕军,固然是神来之笔,一举打断了燕国的脊梁,但也非常不得人心。到目前为止,河北人处于混乱状态。
之前因为大兵压境而不得已投降拓跋珪的郡县,在大军离去之后,重新叛变。
北面的胡人各部,也纷纷南下,投奔慕容德。
拓跋珪拿下邺城之后,进攻乏力,偃旗息鼓,让辽西的慕容策、慕容农等人喘了一口气。
黄河以南司豫兖徐,投奔他的人也有不少,都是一些散布在江淮的胡人部落。
尤其是匈奴人,在洛阳、豫州一带极多。
刘道规没想到中原之地有这么多的胡人,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地里面钻出来一样。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已经深刻的改变了这片大地。
司马家前前后后打了十六年的烂仗,耗尽了华夏的元气。
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和桓温的北伐,只怕北方的汉人要绝种了……
招收的流民中,其实也有不少羌氐和匈奴人,一口流利的中原官话,相貌与华夏大同小异,基本汉化。
其中的匈奴人,将汉高祖、蜀汉刘备当成他们的祖宗。
刘道规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一千年前已经有过华夷之辩。
这时代的人也根本不在意这些。
很多地方匈奴人、晋人、氐人混居,一同耕种,一同出战。
经过无数血泪和苦难,北方诸族融合归于华夏,已是大势所趋。
而这些人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一匹骡子或者驴子便是骑兵,提着两把菜刀,便是步卒,稍加编制,刘道规便弄出一支万人规模的步骑。
与折冲府一样,设司马、督护、主簿等职。
官长以上的军官,全部由虎贲担任,再派三名老卒。
也就是一个虎贲带领一百义从,既能增强他们的战斗力,也能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每两天训练一次,其余时间屯垦荒地。
人以食为天,聚集在开封周围的人马将近三万,每天吃喝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有各县各坞堡的支持,但这场大战不知道要拉场到什么时候,不能坐吃山空。
半个月后,斥候从北面赶来,“报——慕容德在东平击败魏国毗陵公拓跋顺,俘斩四千余众,魏军退回河北!”
毗陵在吴郡,毗邻京口,拓跋珪当初还在漠南时,就封了陈留公,如今拿下河北,又封毗陵公,足见其野心之大。
刘怀慎惊讶道:“这慕容德果然不是泛泛之辈。”
“之前在邺城,他就击败了拓跋章和拓跋仪,此人既有兵略,这一战打赢,只怕青州辟闾浑守不住。”刘道规心情有些复杂。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慕容德是燕国硕果仅存的老将。
若不是慕容垂强行扶他的宝贝儿子,燕国不至于落到今日模样。
刘怀慎道:“我倒觉得慕容德拿下青州也不是什么大事,必定会成为拓跋珪的眼中钉,肉中刺,可以作为我们北方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