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寒门国舅 > 第877章 可战可谈

第877章 可战可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谷地小河南边的营地中。

熊熊篝火映照得王守仁和覃云布满风霜的脸红彤彤的。

覃云看了看王守仁,抱歉地道:“鞑靼人和张二公子具体怎么谈的,或是讲成如何条件,或是否同意,在下都无从知晓。

“不过……鞑靼人拿我们没办法,这是真的!如果他们不肯讲和的话,接下来,就是我们带兵消灭他们!”

王守仁皱眉不已,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已经派出援军,在赶来的路上?鞑靼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个……”

覃云摇头道,“虽然在下并不知晓确切的消息,但现在看起来,要朝廷派出援军,很难很难。”

王守仁默默地点了点头。

心说的确很难。

虽然他不认同朱晖对朝中文臣的评价,但有一点他无法否认,那就是朝廷并不支持这场对草原的战事。

王守仁道:“如果让朝中人知晓这场战事的进展,并清楚如今我方占据的优势,以及我们只靠几千人就能让鞑靼人束手无策,被迫与我们讲和,那他们就该理解并支持这场战事,并倾注精力和人力,全力配合作战。”

覃云笑了笑,没说什么。

显然,让大明朝臣都亲自来见识一下鞑靼人的窘迫状况,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朝中大臣做事,那是政客思维,说是要考量的细节太多,但其实就是做利益取舍,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不做。

而显然对鞑靼人一战,在政客们眼中,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打赢了又如何?

给皇家打工的人,影响他们一辈子领俸禄了?

要是失败,后果谁能承受得起?

王守仁道:“接下来,是否应打出去,配合这次讲和?”

一边打一边谈。

以打促和。

在王守仁看来,能靠这么点儿人手,直接让鞑靼人整个投降大明,接受大明的册封和安置,同样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说不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以后鞑靼人再想蹦跶,基本上已经不太现实。

谁让大明的火器已经领先于这个时代?

就算鞑靼人仿造出火器,他们也不可能再利用以前的骑射等擅长的冷兵器作战方法取得优势……

谁让大明地大物博,同时还有数不胜数的人口?

根据记载,大明承平百年,人口迅速膨胀,如今光户籍记载就有六千余万,就这还是地方官员逃避税收故意虚报,还未纳入流民和军户等非正式群体,真实人口估计已经破亿。

同样都是使用火器,那比拼的就不再是骁勇,而是人口潜力,以及兵员的文化程度,如此一来大明士兵的劣势瞬间不在。

覃云道:“先休整吧。如果鞑靼人有异动,我们再做应对,眼下还是先保证将士们的休息好。”

……

……

王守仁回到中军账。

这边朱晖已经把近一天来跟鞑靼人作战的得失总结出来。

“咱折损四个弟兄,覃千户那边大概十几个人。”朱晖道,“王兄弟你猜,鞑靼人死伤多少?呃……这么说吧,你猜割了多少耳朵?”

王守仁道:“二三百?”

“说起来吓死你,一起差不多有六百多对耳朵,就这还不算被覃云他们带走的伤员,以及抓回来的六十多个俘虏。”

朱晖眉飞色舞地说完,又有些担忧地说道,“这一战看起来没多少危险,所有战事都在远处发生,几乎就没出现任何近距离肉搏的情况,鞑子的马刀没发挥任何作用……但是,我总觉得这场仗打得太顺了,会不会有问题?”

王守仁没有回答朱晖的问题,而是自顾自地问道:“算上之前营地里烧焦的鞑靼人耳朵了么?”

“没算。”

朱晖摇头道,“那些估计也就几十个,不值一提!说起来,这次战事的演变,已跟印象中大为不同。以前弓弩对射,死伤都在眼前发生,能够即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而眼下则全是在远处射击,等上去割耳朵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场战事究竟有多惨烈。”

王守仁道:“如此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吗?将士们不用时刻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有助于全军上下稳定情绪,长期备战。

“而且,不用短兵相接,就算是新手也能快速成长起来,这对我们大明来说殊为难得。”

朱晖点头道:“情况确实是这样。但咱的人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跟新兵蛋子终归不同。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张国舅麾下,有很多都是从没上过战场的生瓜蛋子,这种火器远距离交战,还真让这群生瓜蛋子快速成为百战精兵!难怪他们从来不去割耳朵砍首级,对新手来说还是太过血腥了。”

王守仁心道,张国舅麾下不干这个,原来是这种原因?

他们之前不也挖坑埋尸体?

或许在他们看来,整个战事的胜利才是重点,方寸之间的得失已无关紧要。

王守仁道:“目前看来,鞑靼人或是感受到了双方实力间的差距,才会妥协,主动派出使者与大明和谈。但光凭这位小国舅,怕是没有跟鞑靼人讲和的资格。”

“王兄弟,情况还真不一定。你是不知道,这位小国舅,还有他父亲,也就是那位张国丈……深得陛下信任,要不怎么会在陛下登基不过一年多时间,这位小国舅就能带兵进入草原?换了别人,谁能得到这般信任?”

朱晖提到张峦父子,还觉得很不可思议。

臣子得到皇帝如此信任,且能有如此作为,短时间内在朝中呼风唤雨,自古以来算得上是头一家了吧?

王守仁诧异地问道:“也就是说,陛下会给予张家小国舅边打边谈的权力?”

“这有何不可能?”

朱晖感慨道,“这场仗,要是没有这位小国舅,或许都打不起来。你光看看隔壁营地里那些大明将士对他的信任和推崇,就知道此人究竟有如何本事……那可真是上得圣心,下得民心哪!”

王守仁脸色有些踟躇。

自己一介少年郎,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了。

但跟张延龄相比……

好像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得防备鞑子夜里再来侵袭。”

朱晖站起来,朗声道,“咱也得去抢地盘、抢功劳才行,要让鞑子觉得咱是一号人物,不敢轻易招惹。

“如果鞑子最后不敌友军,却要拿我们开刀祭旗,倾巢而出……到时我们就成了三军取胜的陪衬,最后……沦为笑话!”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