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网红(2 / 2)
张延年点点头。
这个他肯定知道,本来滨海的开发,按照省里一开始的计划,就是继续围绕北部进行。
因为那里已经有了成熟的工业区,尽管规模不大,但滨海以前的经济载体,就是这般大。
但北部工业区扶持多年,一直吸引不了更多的高端企业进来,人才引进效果更是一般。
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交通的影响。
北部工业区是前面的领导班子定下的计划,按照他们之前的想法,滨海是沿海城市,工业区不应该安排在沿海附近,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工业上的废水污染。
这个初衷是不错的。
但在北部那边制定工业区,交通却没有跟上。
张延年看过当时的资料,其实规划也是可以的。
在北部成立工业区,然后修建一条双向四车道的主路进去,接着再接驳隔壁通阳市。
可因为一些突发原因,导致那一条路在审批下来后,也动工了。
后面却因为资金不到位,路一直没有修好。
这种情况下,要是还有高端企业和人才进来,要么是投资方眼瞎,要么所谓的人才是水货。
别说没有人投资,恐怕就连狗都不愿意过去。
就这样北部工业区那些工厂,前期因为有政府补贴,就熬着。
反正当初同意在北部工业区开厂,也是冲着补贴。
当补贴一没,所有的工厂都找了一个原因撤离。
如今,那个地方像是一个荒城。
一堆厂房,却没有一家工厂。
附近还有一些当地人居住,至于外来人口,能走的都走了。
“北部工业区,那里有现成的厂房,距离变电站近,而且相对独立。”
许阳继续道,“我前阵子把那里的一些厂房租下来,将从全世界各地运进来的部件,全部都放在厂房里面。
同时,我已经让猎头公司挖了一些熟悉这方面技术的人才。
不过您也知道,别的花钱都比较容易处理,但技术人才,真的是有钱也砸不来。”
张延年笑道:“这倒不假,毕竟有一些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他们是受国家保护的。”
停顿一会,张延年说道:“这样吧,等先落实机器的事情后,高端人才我们再一起想办法。”
许阳自然是无所谓的。
当将这台机器的事情汇报了后,那么这台机器的命运,已经与他无关了。
他很清楚,哪怕他想要利用这台机器来进行工作,也会隔三差五有来一批专家过来研究。
他暂时不想被推到最前面,不过这事情,可以让常志昆当代言人。
许阳对于是否被推到最前面,并不担心。
卖采摘园农产品的时候,他都出来进行过直播卖货,并且那天的成交量,破了包括叶蓁蓁的号卖农产品时的成交记录。
他是知道很多人都是凑热闹,但成交量破记录,还是让他相当震惊。
网友们直接就说了,不需要介绍产品,直接聊天,他们就会自动购买。
事实上许阳那天播的那一场,确实没有介绍产品。
毕竟大家都知道了,根本不需要介绍那么多。
然后他就跟网友吹了两个小时,成交量就破记录。
他现在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网红”,像光刻机这种高科技产品,怎么能够与他这种“网红”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