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赵云:那一年我十六岁(2 / 2)
赵云想起了二十四年前,那时候,他十六岁。
那时候正值黄巾之乱。
二十四年前,黄巾四起,眼见着黄巾贼所过之处,犹如蝗虫过境一般。
那时候,他认为黄巾贼是破坏天下的罪魁祸首。
抱着一腔热血去投军,那时候,大汉军人还不是如同如今一般抓来就去战场。
投军的时候,却被告知年满二十三岁,才到达征兵标准。
他一怒之下,回到家里,把他的年龄直接调高了一纪,也就是十二年。
嗯,就是回到家里,他的老爹正是里长。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县里还有备份。
刚刚改好,就被老爹发现,去参军也没去成。
黄巾贼很快就平定了。
他的父母得知了他要出去,却不让他出去。
他到了七年后董卓之乱的时候,他年满二十三,他才正式去投奔的袁绍。
却发现袁绍的手下对百姓极为恶劣,转投效的公孙瓒。
因为户籍混乱,县里的备份早就丢失。
自此以后,他的名籍之上,就是永寿二年生人,他对外宣称自己也是永寿二年生人。
前些年还好,因为家里生活条件不错,长得人高马大,也没人怀疑。
二十来岁到三四十岁都差不多,过了五十岁,人就衰老的很快了。
他却还是三十来岁的样子,就有些不合常理了。
本来他打算把这个秘密保守到死的。
只是,那医生说虚报年龄会把人治死啊!
他不怕死,不意味着自己想死啊!
他把出生日期都报的非常精准。
想到之前自己的经历,一路上许久没说话的赵子龙悠悠开口:“我一般不跟人说心里话的,当年,黄巾之乱,我……”
赵云刚刚开口,就被李明打断:“你是来看病的,不是来听你故事的,问什么就如实说就好!”
“额。”刚刚有了谈兴的赵云,如同被抓住了脖子的大鹅一般。
一次外向,换来了终身的内向。
随后李明又询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问道:“有医保么?”
诸葛亮有些懵:“什么是医保?”
“那就是自费了是吧?家里条件怎么样?”李明问道。
诸葛亮有些疑惑:“看病和家里条件有什么关系??”
“废话!当然有关系!若是什么都用最好的,你交不起医疗费我们找谁要去?
医院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真当我们医院是搞慈善的啊?”
诸葛亮惊呆了!
医院,难道不应该是以治病救人为主么?
如今的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诸葛亮感觉自己被人看轻了。
他也是面色不善的说道:“尽管用最好的!我主刘玄德坐拥益州!岂能差你这点诊金。”
“那可不一定,周瑜知道吧?
江东的前大都督,仲谋驾校的周总,为了省一点医保钱没有给自己交。
前段时间查出了心脏有问题,在我们医院做的搭桥,所有都是用的最好的!
现在还欠着医药费呢。”
李明话是这么说,手上则是没停,在那张纸张上刷刷刷的写着。
诸葛亮惊呆了:“公瑾!也在这里看病?他怎么了?”
李明一边写一边说道:“不是说了么?前段时间查出了心脏有问题,若是不干预,最多也就活个两年。
啧啧啧!他那老婆可是年轻漂亮的紧啊!
若是年纪轻轻就死了,那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这是检查单!去付费吧,先交二十万,不够了再交。”
诸葛亮看着轮椅上的赵云,又看了一下手里的长长的检查单,说道:“检查这么多?不是腿受伤了吗?为什么这个是检查脑袋的?
还有检查心脏的?这个是检查大小便的?”
李明没有解释,说道:“给你解释你听得懂么?去吧!他就留在这里,你们先到一楼缴费,有不懂的可以询问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