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首批稀有矿产材料(2 / 2)
刘敏总监拿出供货协议:“那我们今天就把首批供货的细节补充到协议里,签字确认,避免后续出现误会。”
周明点头,两人当场在协议补充条款上签字,确认了运输时间、温度、验收标准等细节。
下午2点,午宴结束,嘉宾们陆续离开,王莽留在迎宾馆,与周明、张远院长召开项目后续工作会议,确定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永磁体深加工车间的建设,由赵伟负责,2009年7月15日前完成设计,8月1日前启动施工,10月31日前完成建设;二是加强与李家成新能源公司的合作,由周明负责,7月10日前完成首批供货,7月15日前启动联合研发,共同开发高性能永磁体;三是准备渤海新区产业招商会的参展材料,由孙悦(行政总监)负责,7月20日前完成展品制作和宣传材料设计,8月1日前完成参展准备。
下午4点,王莽返回渤海基地,查看生产情况,提炼炉仍在稳定运行,第一批稀有矿产材料已进入萃取阶段,萃取效率98.5%,纯度检测显示99.993%,周明汇报:“王总,按这个进度,7月5日前能产出首批20吨成品,7月8日前完成质检,7月10日能准时给李家成公司供货。”
王莽满意地点头:“很好,一定要确保首批产品的质量,这是我们与李家成公司合作的关键,不能出任何问题。”
傍晚6点,王莽回到临时办公室,收到TVB张默导演发来的消息:“王总,今天投产仪式的拍摄很顺利,共拍摄素材120分钟,后续会加快剪辑,预计2009年8月10日前完成纪录片的第一集,在TVB财经频道首播,播出前会给您送样片审核。”
王莽回复:“辛苦你们了,期待纪录片的播出,后续有需要配合的,随时联系。”
晚上8点,渤海基地的厂房内仍灯火通明,员工们在有序地进行生产,提炼炉的轰鸣声、设备的运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项目正式投产后的第一首“生产交响曲”,所有人都在为项目的成功努力,期待着稀有矿产产业的美好未来。
7月上旬的渤海湾,清晨的海风带着淡淡的海盐味吹拂着飞天稀有矿产项目基地,基地内的道路已经被清扫干净,路灯杆上悬挂着红色的小灯笼(每个灯笼直径30,间距5米,共100个),营造出喜庆的供货氛围。
成品仓库位于基地西侧,是一座长50米、宽30米、高12米的钢结构建筑,仓库外墙采用蓝色彩钢板(厚度0.8,抗腐蚀等级达到C4级),屋顶装有10个采光天窗(每个天窗面积4㎡,采用双层中空玻璃,透光率85%),仓库内安装着6台工业吊扇(直径1.8米,转速140r/,覆盖面积50㎡/台),确保空气流通。
仓库内部已经堆放好了首批20吨高纯度稀有矿产材料,材料被装在银色的密封桶中,每个密封桶高1.2米、直径0.8米,材质为304不锈钢(含镍量8%,铬量18%,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10年以上),桶身厚度3,底部装有4个万向轮(承重500kg/个,带刹车功能),方便搬运;每个密封桶容量500kg,桶盖内侧装有硅胶密封圈(直径78,厚度10,耐温范围-40℃至200℃),能有效隔绝空气和水分,防止材料受潮氧化;桶身外侧贴有白色标签,标签尺寸20×15,用黑色打印机清晰印着“批次:,纯度:99.993%,重量:500kg,生产日期:2009年7月5日,生产单位:飞天稀有矿产有限公司”,标签下方还印有二维码(2009年主流为QR码,可通过专用扫码设备读取材料检测报告)。
密封桶整齐排列在仓库的重型货架上,货架采用Q235钢材制作,长10米、宽1.5米、高3米,每层承重2吨,共4层,每个货架可放置8个密封桶(2排4列),仓库内共设置40个货架,总存储容量达80吨,完全满足当前及未来3个月的成品存储需求;货架之间预留3米宽的通道,方便叉车行驶和人员搬运,通道地面画有黄色分隔线(宽度10),明确划分通行区域;仓库内的温湿度计(型号精创ST-80,测量范围-40℃至80℃,湿度0%至100%,精度±0.5℃/±2%)悬挂在仓库中央,实时显示温度23℃、湿度55%,完全符合稀有矿产材料存储的温湿度要求(温度18℃-25℃,湿度45%-65%)。
物流部经理张强穿着蓝色工装(工装左胸印着“飞天物流”红色字样,裤子膝盖处有耐磨补丁,袖口和裤脚装有魔术贴,可调节松紧),工装外搭一件橙色反光背心(反光条宽度5,在光线不足时可视距离达200米),手里拿着《首批供货运输计划表》(共8页,A4尺寸,打印在防水纸上,内容包括运输路线、时间节点、司机信息、货物明细、应急方案),快步走到顺丰物流的2辆冷藏货车旁。
2辆冷藏货车均为福田欧曼ETX型号,车身长度12米、宽度2.5米、高度3.8米,驾驶室为双人座,车内装有GPS导航系统(2009年主流为凯立德导航,支持实时路况更新)和行车记录仪(分辨率720P,存储容量32GB,可循环录制);货车的冷藏厢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厚度10,导热系数≤0.022W/(·K)),厢体内部尺寸长9米、宽2.3米、高2.5米,有效容积51.753,厢体两侧各装有2个通风口(直径15,带防尘网),厢体内部安装着2台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前部和后部,测量范围-30℃至50℃,精度±0.3℃),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驾驶室的温度监控屏(尺寸7英寸,显示精度0.1℃),确保全程温度可控。
顺丰物流的司机李师傅和王师傅穿着公司统一的灰色工作服(左胸印“顺丰速运”logo),正打开冷藏厢门检查内部情况,李师傅手里拿着一把卷尺(长度5米,精度1),测量厢体内部尺寸:“张经理,冷藏厢没问题,尺寸和之前沟通的一样,我们已经提前预冷了4小时,现在厢内温度稳定在25℃,刚好符合材料存储要求。”
张强点点头,翻开《首批供货运输计划表》第3页,指着运输路线说:“李师傅、王师傅,这次运输路线已经确定好了,从渤海基地出发,走京哈高速转沈海高速,全程1800公里,预计行驶3天,每天行驶600公里左右;第一天从渤海基地到津市,行驶300公里,晚上在津市顺丰物流网点休息,第二天从津市到沪市,行驶800公里,晚上在沪市网点休息,第三天从沪市到鹏城,行驶700公里,预计下午3点前到达李家成新能源公司的鹏城工厂;途中每6小时要通过对讲机或短信汇报一次厢内温度和车辆状态,温度必须保持在25℃±3℃,不能超过28℃,也不能低于22℃,要是遇到堵车或车辆故障,第一时间联系我,我们会安排应急方案。”
王师傅从驾驶室拿出一份《运输安全责任书》(共2页,包含司机职责、货物安全承诺、赔偿条款),递给张强:“张经理,这是我们的运输安全责任书,我们已经签字了,保证按时、安全把货物送到,要是因为我们的原因导致货物延误或损坏,我们公司会按合同赔偿。”
张强接过责任书,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签字,然后从随身的文件袋里拿出2份《货物交接单》(每份3联,分别为发货方联、运输方联、收货方联)和2份《材料检测报告》(共20页,包含每批次材料的纯度检测、杂质含量检测、磁性能检测数据,检测设备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岛津AA-6300)和磁性能测试仪(型号LDJ9600),检测报告盖有飞天集团质检部的红色公章),递给李师傅和王师傅:“这是货物交接单和检测报告,你们到了鹏城工厂后,要和收货方一起核对货物数量和检测报告,确认无误后让他们在交接单上签字,回来后把收货方联交给我。”
李师傅和王师傅接过文件,小心地放进驾驶室的文件柜里,然后开始协助飞天物流部的员工搬运密封桶,仓库内的2台叉车(型号合力CPC30,额定起重量3吨,提升高度3米,行驶速度15k/h)同时作业,每台叉车每次搬运2个密封桶(通过专用吊具固定,防止倾斜),从货架上取下密封桶后,缓慢驶入冷藏厢,按照“前排2个、后排2个”的方式整齐摆放,每个密封桶之间预留10的间隙,确保冷气循环均匀;搬运过程中,张强全程在旁指挥,不时提醒叉车司机:“慢一点,注意不要碰到厢壁,确保密封桶摆放整齐。”
经过1小时的忙碌,20吨材料(40个密封桶)全部搬运完毕,张强和李师傅一起检查冷藏厢内的货物摆放情况,用卷尺测量密封桶之间的间隙,确认符合要求后,关闭冷藏厢门,李师傅按下驾驶室的温度设置按钮,将目标温度设定为25℃,温度监控屏显示当前厢内温度24.8℃,正在缓慢上升至25℃;张强拿出手机,拨通了李家成新能源公司采购总监刘敏的电话:“刘总监,您好,首批20吨稀有矿产材料已经装货完毕,2辆冷藏货车马上出发,预计7月10日下午3点前到达鹏城工厂,司机的联系方式我一会儿发给您,您那边可以提前安排收货人员。”
刘敏在电话里笑着说:“太好了,张经理,我们已经安排好了3名收货人员和1台叉车,还准备了检测设备,到时候会现场核对数量和检测报告,确认无误后马上卸货。”
挂了电话,张强将司机的姓名、电话、车牌号(分别为冀J·和冀J·)编辑成短信,发送给刘敏,然后对李师傅和王师傅说:“路上注意安全,要是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我,祝你们一路顺利!”
李师傅和王师傅点点头,钻进驾驶室,启动货车,2辆冷藏货车依次驶出成品仓库,沿着基地的道路缓缓驶出,张强站在仓库门口,看着货车消失在视线中,才转身返回仓库,整理发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