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稀有矿产仓储(1 / 1)
秋意渐浓,海风带着微凉的气息吹拂着飞天集团稀有矿产项目基地,基地北侧的永磁体研发中心大楼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这座6层钢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8%),实时监测熔炼过程中的温度和合金成分,确保合金锭质量稳定。
制粉实验室配备了4台气流粉碎机(型号qL-100,最大处理量100kg\/h,产品粒度1-10μ可调)、2台氮气保护制粉机(型号ZJ-50,制粉纯度≥99.9%,粒度分布均匀度≥90%)、3台比表面积分析仪(型号bEt-3-99.999g\/3,测量精度±0.001g\/3),用于检测成型坯体的强度和密度,确保符合后续烧结要求。
烧结实验室配备了4台真空烧结炉(型号Ster-1200,最高温度1200c,升温速率5-20c\/可调,真空度≤1.33x10??pa)、2台氢气保护烧结炉(型号hq-1200,最高温度1200c,氢气纯度≥99.99%,升温速率5-15c\/可调)、1台微波烧结炉(型号w-800,最高温度800c,微波频率2.45Ghz,输出功率0-8kw可调),主要用于成型坯体的烧结处理,通过精确控制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和气氛,使坯体致密化,形成具有优异磁性能的永磁体;实验室配备了2台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型号K型,测量范围0-1300c,测量精度±1c)和1台真空计(型号ZJ-10,测量范围1.33x10?1-1.33x10??pa,测量精度±5%),实时监测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真空度,确保烧结工艺稳定。
后处理实验室配备了3台高精度磨床(型号GK7120,磨削精度±0.001,最大磨削尺寸200x100)、2台抛光机(型号p-1-10μ,测量精度±0.001μ),用于检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保符合客户要求。
磁性能检测实验室配备了3台永磁材料磁性能测试仪(型号LdJ9600,测量范围0-5t,磁能积测量精度±1%,矫顽力测量精度±1%)、2台振动样品磁强计(型号VS-3900,测量范围0-2t,灵敏度1x10??eu)、1台居里温度测试仪(型号ct-1000,测量范围室温-1000c,测量精度±1c),主要用于永磁体产品的磁能积、矫顽力、剩磁、居里温度等磁性能参数的检测,确保产品性能达到研发目标;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均经过国家计量认证,每年校准2次,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参观过程中,张远院长对研发中心的设备配置和实验室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飞天集团的研发中心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完全具备开展高端永磁体研发的条件,这为我们三方的联合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一定能顺利攻克技术难题,实现研发目标。”
吴昊总监则重点关注了磁性能检测实验室的设备:“磁性能检测是永磁体研发的关键环节,你们配备的LdJ9600磁性能测试仪和VS-3900振动样品磁强计都是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能精准检测出永磁体的各项性能参数,这对于我们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电机应用要求至关重要。”
上午11点,参观结束后,三方召开了第一次研发工作会议,会议在研发中心六层的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中心面积300平方米,配备了150英寸高清投影幕布、专业音响系统和视频会议设备,方便三方远程沟通;会议确定了项目的组织架构和研发分工:成立联合研发项目领导小组,由王莽担任组长,张远和李家成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担任副组长,负责项目的整体协调和决策;成立技术专家组,由张远担任组长,黄凯、郑亮、吴昊、周明等担任副组长,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成立三个研发小组,分别负责合金设计与熔炼、制粉与成型、烧结与后处理,每个小组由三方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确保研发工作协同推进。
会议明确了项目的时间节点和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为小试阶段,完成合金成分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小批量样品制备,目标制备出磁能积≥46Goe、矫顽力≥15.5koe的永磁体样品,成本降低8%;第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8月)为中试阶段,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工艺稳定性,目标制备出磁能积≥47Goe、矫顽力≥15.8koe的永磁体产品,成本降低12%;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为产业化技术突破阶段,完成生产线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目标实现磁能积≥48Goe、矫顽力≥16koe的永磁体规模化生产,成本降低15%。
会议还确定了资金投入计划:项目总投资2亿港元,其中飞天集团出资1.2亿港元(占60%),龙国稀有矿产研究院出资0.3亿港元(占15%),李家成新能源公司出资0.5亿港元(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