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章 工程(1 / 2)
陈丽已经将设备和技术发了过来,估计再有半个月左右就能到到岸,随行的还有几个技术人员。
她还特意找了几个在高卢的华人技术人员,这样交流起来也更加方便一些,而且陈丽也挺有心的,她找的是没有特殊想法的人。
而这些技术其实有点擦边的感觉,你说完全禁售受到八筒管制吧也不至于的,但你要说完全合规也肯定有点小问题。
这时候李四麟还真有点感谢高卢,起码这是第一个和我们建交的欧罗巴强国,而且在这种模棱两可的技术上并没有加以限制。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不是什么高新科技,国内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再有个三五年我们也能自行研发出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多赚一些外汇好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击落了战机,在吐蕃打了一场胜战,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这才是应了那句话,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等到这批技术和设备一到位,那就可以大规模的生产了。
李四麟算是去了一块心事,其实他希望的是全国开花,利用内陆比较低廉的人工迅速抢占市场。
也许很多人看这样对工人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但你可以问问现在普通人,你一天让他加班两小时,多给五毛钱合适,还是这么混吃等死,一个月就赚那么点钱来的舒服。
相信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愿意加班,最主要这年头加班是真有点补贴的啊。
到时候全面开花,外服商贸负责对外销售,他自认为在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不会特别廉价的销售产品,必须保证合适的利润。
世界工厂听起来褒贬不一,但也就是这个原因,让华国有了世界上不多的全产业链。
那句话咋说的,我们不生产物资,只是物资的搬运工而已才是外服商贸该做的事情。
转眼间就到了十月中旬,李四麟突然接到了调查的电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和调查联系了。
其他地方的变化远没有调查要大,孔步去了一号狱和杨大作伴,新来的鹏叔已经去世。。
这么说吧李四麟原来在调查的老熟人除了底层人员外中层人员大都被打倒,而上面的人更是几乎都不在原位置了。
这种变化让他格外默然,也很少和他们联系,现在调查归属军方小组管理,隶属二参。
军方和工安的关系无需多说,他们也很少在一起共事,都是各行各事罢了。
今天的这个电话很突然,李四麟对电话那头的人是一点都不熟悉,也是第一次通话。
“孙将,您这是有什么事吗。”
对面的人很严肃,“李四麟同志,我代表调查向你提出请求。”
我艹,这话可有点严重了,李四麟马上挺直身体,
“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