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一张“活”的照片(2 / 2)
“我要让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能听到这里的水声,闻到这里的桂花香,能感觉到这里的风,是软的。”
老王没用三脚架,他像个幽灵,端着相机,在村落的里弄中无声穿行。他的镜头,追逐的不是建筑的全貌,而是一片刚落入溪水的银杏叶,是光线在青瓦上缓慢移动的轨迹,是石阶缝隙里一滴将落未落的露珠。
航拍飞手将无人机升得极低,几乎是贴着水面,顺着溪流蜿蜒飞行。镜头里,粉墙黛瓦从两侧掠过,穿过古老的石桥,惊起几只正在梳理羽毛的白鹅。画面充满了动感,又带着一种岁月流淌的静谧。
晴晴干脆脱了鞋,赤脚踩在冰凉的青石板上。她不看取景器,只是用身体去感受,当一阵风吹过,将桂花香气送入鼻腔时,她才举起相机,对着那棵被风吹动的桂花树,按下了快门。
他们没有交流,却默契十足。整个团队,都成了这片村落的一部分,成了记录时间的眼睛。
刘楚看着他们投入的状态,没有打扰,转身和李工走进了另一座已经布置妥当的院落。
“老李,这批院子,都一样大?”刘楚问。
“不一样。”李工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的图纸,在院中的石桌上摊开,“一共一百五十套院落,分三个档次。”
他指着图纸上临近溪流、分布最密的一片区域。
“第一档,我们叫它‘听雨’。一进的小院,一卧一厅,面积在八十平上下。一共九十套。特点是离水最近,晚上睡觉,能听着水声入眠。”
刘楚点了点头,这适合单人或情侣短住。
李工的手指移向地势稍高、视野更开阔的区域。
“第二档,叫‘观山’。两进的院落,双卧一厅带一个小天井。面积一百五十平左右。一共五十套。特点是位置高,推开后窗,就是灵墟秘境的群山。秋天看层林尽染,冬天看满山落雪。”
这显然是为家庭客户准备的。
最后,他的手指点在了图纸中心。那里是十座面积最大的院落,每一座都由独立花园环绕。
“最后这十套,是‘知院’。就是我们刚刚看过的那种,标准的三进大院,三卧两厅,带独立的前庭后院,有私家菜地和水井。面积三百平起步。”
李工收起图纸,补充了一句。
“每一套‘知院’的后院景致,都不一样。有的对着瀑布,有的靠着竹林,保证户户不同。”
刘楚看着院外那几个正在专注拍摄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这份划分清晰的图纸。
照片,是用来造梦的。
图纸,是用来标价的。
他心里盘算着。
这么一个完美的梦,该给它们定个什么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