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乙木雷松,黑衣老者(2 / 2)
终于到了中午时分,石山附近,几乎是一片狼藉,很难找出一片完好无损之地。
哪怕如今已是中午,附近依旧是暗沉如夜。
不过祁川等待的时机,已经来到。
轰!
只见当又一道无比巨大的雷霆降落在石山上某处时,那里的岩石突兀炸开,从中出现一个数丈大小的黑色洞口,然后一株一人高的奇异翠绿灵松,陡然从中出现,缓缓的升腾起来。
灵松的每一处主干枝干,大小根系,皆是宛如纯银铸就,上面遍布了玄妙奇异的特殊金色雷纹,松针却是翠绿如玉,宛若是普通凡树松针一般。
它的身上,并没有散发出来丝毫神异的气息,不过却在漫天劈落的可怕雷霆之中安然无恙,甚至祁川还能够感受到,天上地下,都有丝丝缕缕的雷霆之力,在悄然朝着它汇聚而去。
“这便是乙木雷松么?”
见此一幕,祁川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欣喜之色,等待了这么久,终于是见到它的真身了。
不过就在此时,祁川同时也感受到,不远处一道强大的气息,正在朝着这里飞速靠近。
“见到乙木雷松的出现,忍不住了么?”
祁川的眼神之中,浮现出一抹冷色。
他能够感受到,那道气息,乃是一位结丹真人所发出。
其实两个月前,祁川在石山附近隐藏时,便是以神识发现了这位陌生的结丹真人。
祁川现在的神魂,已是达到了结丹后期层次,他能够发现对方,对方却是没能发现自己。
对方似乎也是为了乙木雷松而来,只不过对方的情报,好像和自己的有些出入,选择潜伏观察之地,并不是这座石山,而是远处的另外一座石山。
最终显而易见的,祁川蹲守的地点,才是正确的,是乙木雷松真正的隐藏之地。
不过即便如此,乙木雷松现身造成的异象,还是瞒不过有心之人,依旧是被对方所发现,然后连忙火急火燎的朝着石山这边赶来。
只不过,祁川怎能给对方接触到乙木雷松的机会?
当即,祁川便是撤去了隐匿之术,立即现出身形,暴掠而出,手掌一抹乾坤袋,抓住了一叠三阶符箓。
都是些锁雷符,禁木符等符箓,专门用来克制这乙木雷松。
这乙木雷松,虽然乃是一代神木,但却没有什么战斗力,只是要防止对方遁逃隐匿,它这方面手段比较擅长。
“道友住手!!”
而在祁川现身暴掠而出的那一瞬,不远处朝着石山这边赶来的那位结丹,也是发现了陡然出现的祁川,当即心中一惊,连忙出言呵斥,想要阻止祁川捷足先登的行径。
毕竟他自从获得情报之后,也是在这里苦苦等候了两个月,如今见得传闻中的乙木雷松真身,岂能放弃?
同时心下也微微吃惊,自己在落雷峡谷深处潜伏的这两个月,居然没有发现对方丝毫,对方的隐匿之术竟然如此惊人。
祁川自是听到了对方的出声,但根本没有停手的意思。
他直接将手中的一把符箓甩出,这些符箓在半空中便是燃烧了起来,化作一道道困锁力量,朝着石山上空的乙木雷松以极快的速度袭去。
感受到突然出现的祁川,以及朝着自己袭来的诸多困锁力量,乙木雷松树体一颤,似是被吓了一跳,紧接着树体上金色光纹一闪,就欲遁逃而去。
不过,早已准备了良久的祁川,速度上还是快了仓促做出反应的乙木雷松一筹,那乙木雷松还未来得及遁去,就被一道道困锁力量缠住,虽然在剧烈挣扎,但是越束越紧,直至最后动弹不得。
咻!
一道光芒闪过,祁川在乙木雷松的身旁现身,瞧了动弹不得的神木一眼,还不放心,又是祭出一道道的符箓,同时也施展了不少的困锁类法术,将乙木雷松彻底的封禁,最后才将其收入了乾坤袋之中。
而也在乙木雷松进入乾坤袋的那一瞬,石山附近,顿时好似变得安静了不少。
虽然天空上的雷霆还在下落,不过却和落雷峡谷深处的其余地方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看来石山附近的雷霆异常,根本就是由乙木雷松本身所引起。
将乙木雷松获取之后,祁川心中顿时大定。
只要乙木雷松不发生意外,接下来的情况,就比较好处理了。
祁川抬起眼帘,望向了前方。
咻!
只见一道破空声响起,不远处的虚空中,一道遁光急速赶至,光芒消散,现出来一位黑衣老者,其身形高大,裸露的皮肤上铭刻着一些黑色的异纹,透露着一丝邪气,此时眼神阴沉的朝着祁川看来,尤其是见到祁川将乙木雷松收走的一幕,更是又惊又怒。
在其身上,祁川感受到了结丹中期的灵压,而且不是弱者,看起来实力颇为强横。
“不是北华州的结丹真人,应该是天寒州之人。”
见到对方的第一时间,祁川的内心,就产生了一个感觉。
北华州与天寒州之人,不仅仅是服饰上有些差别,就连身形、长相,乃至气息,都有着一些不同之处,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来。
“阁下,是北华州的结丹真人吧,不知晓来自于何宗何派?”
虽然心中惊怒,黑衣老者还是压下了内心的起伏情绪,对着祁川拱了拱手,声音低沉的道。
“万花仙门。”祁川拱了拱手,并没有太在意的回应道。
“万花仙门?”闻言,黑衣老者不由微惊。
虽然他是天寒州之人,但是对于北华州唯三的元婴大宗,还是听说过名头的,知晓万花仙门的不寻常来历。
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位模样清俊的青年,居然是出自一尊元婴大宗,这倒是有些糟糕了。
不过想到了乙木雷松,黑衣老者还是咬了咬牙,对着祁川拱手道:“万花仙门的朋友,在下的确是很需要乙木雷松,对其志在必得,不知可否相让,必有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