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六皇子的校训(2 / 2)
说到这里,眼前的儒生们已经一个个被勾起了好奇之心,急不可耐的等待着后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这便是六殿下写给天子书院的校训,诸位以为如何?”
“轰……”
现场刹那沸腾,犹如陨石落地,让无数人惊为天人。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
有人不禁高声赞叹,浑身发抖。
四周无数的儒生,不管之前对宁枫是否存在质疑,但这一刻,所有人都对宁枫充满了崇拜。
“能写出此三句之人,哪怕是个白丁,老夫也甘愿行弟子礼!”
“这才是我辈读书人一生都该追求的读书至理啊!”
“惭愧!惭愧!老夫活了六十多载,却无一日不是在浪费时间,今日听闻此等校训,老夫愿重回学堂,重新学习。”
“……”
整个现场已经彻底偏向了宁枫,此等才华和理想,不是亚圣是什么?
"在下杜明远,江南寒门出身,曾著《水经注疏》三十卷,今闻殿下之训,在下愿跟随殿下,望殿下不弃!
"
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瘦高男子大步走出,向宁枫深深一揖,道。
宁枫当即错愕,这横渠三句的威力这么大的吗?
"殿下,这杜明远徒步三千里考察江河,绘就《九州水系图》,治水之策连工部尚书都自叹不如,您可不能放过。
"
方大儒笑着提醒。
宁枫眼前一亮,当即答应。
"陇西马文渊,著有《西域风物志》,愿为六殿下门下走狗。
"
又一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上前,极为诚恳地道。
方大儒笑道:
"文渊通晓多国语言,曾在关外上救回百余被掳汉民,更曾周游列国,对北桓更是了如指掌。
"
从这一刻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下英才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毛遂自荐起来。
一位胖硕书生挤上前:
"学生钱益,算盘打得快,能管账!
"
"就你那手字,跟鸡扒似的!
"旁边立刻有人讥讽:
"在下苏墨,书法得过先帝称赞,愿为公子誊写文书!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竟有数十人毛遂自荐。
有人展示文章,有人当场演算,更有人为争机会互相揭短。
"赵兄去年乡试可是花了三百两银子买的考题,哪来的脸去六殿下那效忠?
"
"胡说!你那《秋兴八首》分明剽窃我表兄的!
"
宁枫看着这群面红耳赤的才子,忽然大笑:
"好!好!诸君热忱,本殿下感激不尽,大家稍安勿躁,大家先坐下来,慢慢聊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