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提拔人才,经营西域(2 / 2)
但是教育这种事,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借鉴的,可以终结混乱的文化流派。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同样是值得借鉴的,这样可以统一国民的思想。
但是唐天思来想去,却没有找到任何的一种流派,可以兼顾忠君、利民愚民、重农重商等等的内容。
思来想去,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加西域对大唐的认同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是要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角度去布局。
“诏令:龟兹王城从今年起,也开设科考,参考人员不设门槛,平民之家也可报考!一旦录用,俸禄按本土双倍发放。按照品级、为官年限,每年可享受长短不同假期!”
大唐的科考,相比后世粗糙了许多,李世民专门让人重新考证了天下士族的排名,所有的士子几乎都是从这个体系里面选拔,从地方的选拔开始,就被士族子弟塞满,寻常百姓根本得不到参考资格。
但是西域初定,急需人才,唐天果断在龟兹扩大了招人标准。
除此之外,他还急令李治把流放各地的许多前朝贵族都迁徙到了龟兹,从中选拔了千人,量才使用。
他还在龟兹王庭重设了六部,重新配置了人员,又把矿产归入户部名下管理。
六部之中,每部的尚书由汉臣担任,但是辅佐尚书的两个侍郎,一个是汉人,一个却必须是西域人,而且这西域人必须从那几个最早依附唐天的小国贵族中选拔。
除了六部之外,唐天还设立了东厂,把李恪调来担任厂公。
“西域初定,人心不稳,必须多用爪牙,在各国监视那些国主、大臣的动向,一旦有所发现,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如果难辨真假,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一定要以铁腕遏制西域诸国反叛的心思!”唐天对李恪谆谆劝告,又给了他调动兵部兵马的权利。
“大哥,我知道了!我一定尽快成长成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李恪信誓旦旦地保证。
李恪失笑:“不是心狠手辣,这只是我们统治西域,为了走的更远,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简单的政令,和心性无关。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做,就可以了。”
唐天的布局很快,一个月之内,便把西域诸国都稳定了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原本各国心中的忐忑少了许多,各国的首脑人物不是智障,其智囊团也不乏眼界高明之人,都根据唐天的一系列举措,感受到了大国的气度,大国的霸气布局,知道大唐不会平白无故地灭亡了他们,甚至,他们跟着大唐,还能过上更加惬意的日子。
大概工作捋顺了之后,唐天便把重心又转移到了贸易上。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唐本土和西域的贸易一直不理想,就算是有了商部的运作,贸易规模依然不大,还是一家家小作坊式的贸易,难成气候。特别是西域一些国家手工业发达,想要把这些东西输入大唐,还需要对大唐的商业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