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没文化就会觉得无聊的旅行……(1 / 2)
衣蘅和佩弦继承了父母各一半的吃辣能力。
实际上就是,比裴柱现能吃辣,但又不如源怀人,和普通人差不多。
吃成都这边的微辣,他俩不得不和孙胜完一样喝牛奶解辣。
吃辣这种事情,和喝酒一样,“可以锻炼出来”是个半伪命题,完全没必要刻意提升相关能力。
不过辣味是真的容易上瘾,俩孩子吃几口菌菇汤锅里的肉菜,又忍不住捞一点辣锅里的。
众人吃饱喝足,源怀人顺利结账。
这家火锅店基本不参与美团券之类的,不会像平行时空那样,安排个火锅店还是有大额券优惠的普通火锅……
次日一早,几人终于早早起床,在健身房碰面后,各自锻炼,一起在酒店里吃了早餐。
第一天要去的行程很简单,先博物馆,再杜甫草堂,然后是武侯祠,晚上可以看九眼桥的夜景。
大概是一个按照距离顺序,最节省历程的行动方案。
博物馆中最多的当然是文物,里面有很多古蜀文化、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更有许多秦汉时期的文物。
其中的镇馆之宝,当属秦汉时期的镇水石犀、西汉时期的经络穴漆人、东汉时期的排忧陶俑。
源怀人好奇的是,先秦时期的“俳优”一词会不会就是从排忧来的?
成都博物馆甚至还有比三星堆时期还要早两千多年的宝墩文化的文物。
从新时期时代,到三星堆,再到先秦、两汉一直到明清与近现代。
这是真·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证明着蜀地文化的昌盛不绝。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黄金面具像是在向每一个参观者微笑,夸张的五官比例,让人想到载歌载舞的部族社会的篝火晚会。
再想到半岛博物馆那些明显和华夏文明贴近的文物,甚至干脆就是海峡某个朝代物品的制式搬运,姜涩琪她们从小所学的、为建立民族认同感而大幅编造的历史知识与文化自豪开始动摇。
甚至不用去各个博物馆“有借无还”的华夏国博,只在成都博物馆,就能感受到真正的文明浩瀚以及文物证明。
孙胜完倒是没多少感觉,她青春时期都是在北美长大的,对半岛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反倒不如其他几人那么高。
源怀人化身解说,给一行人讲解文物的来历、那段历史文明的大概。
以他对古文明、历史的了解,再加上昨晚偷偷做的功课和他的口才,讲解起来甚至比旁边带着老年旅游团、在这里解说了六七年的接收员还要精彩纷呈。
差点把人家生意给抢了。
佩弦骄傲地挺着脖子,为自己老爸的博学与口才自豪。
衣蘅则是又生出继续努力的动力。每次觉得稍微追上老爸一点的时候,就又会发现老爸的深不可测,似乎任何方面的知识都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对比起来,她还是太年轻了,了解的不够多。
不过,比起裴柱现的前世,这一世莱德贝贝的粉丝实在是太多了。
总有人既粉莱德贝贝,又喜欢旅游,还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并且还刚好在今天碰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