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秦王瞰天下(1 / 2)
“其二:诏令太原郡守、河东郡守,即刻整备两郡半数存粮,由郡丞萧何统一调度押运,调集所有可用车马民夫,火速送往洛邑,沿途关卡,一律放行。
告诉萧何,此粮乃安降卒、定民心、固胜局之本。”
“其三:诏令驻魏、赵、韩、燕、楚之秦使:五国背信弃义,悍然合纵犯我大秦,罪无可赦。
着其,即刻严辞责问其君,斥其背盟合纵,犯我大秦疆土之之罪。
魏国乃合纵首倡,罪魁祸首,罪无可逭,着姚贾提高姿态,厉声诘问。
若魏王增所献‘诚意’不能令寡人满意……”
说到这,嬴政顿了顿,冷哼一声,眼中寒光一闪,一字一句道:“那便告诉他,寡人的铁骑,不介意饮马大梁城下。踏破其城门,只在旦夕之间。
其余诸国,视其参与程度,索要城池、钱粮、质子。
索地之数,由典客署纲成君据其罪责轻重拟定。
若其推诿搪塞,拒不认罪……
那便告诉他们,洛邑之血未干,我大秦锐士剑上之血犹温,寡人的铁骑,随时可踏平其宗庙社稷,让彼辈掂量清楚,是割地,还是……国灭身死。”
“其四......”
嬴政的目光再次扫过蒙恬那份军报,语气坚定:“即刻传令廷尉府李斯、陆凡,修改《军功律》,增补条文:
凡我秦军将士,临阵劝降敌军,瓦解其顽抗,避免无谓厮杀,使敌成建制归降者,依其劝降人数及所降敌军之重要性,其功勋按律加倍论赏。
此令即刻颁行全军,晓谕三军将士。”
嬴政这是用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攻心为上”的战略地位,是对蒙恬之举的最高褒奖和推广。
“其五:于现有俘虏及后续俘获者中,择其精壮善战、能操弓弩、善驭车马者,打散编制,选其优者补入我军各部,以战养战,扩充军力。
愿投我秦军者之平民,无论国籍,验明身份后,可编入我军辅兵营,由将领严加管束操练,观其后效。
另,于韩、赵、魏、楚、燕五国降卒中,各择百名老弱伤病,赐十日口粮,遣医者略加诊治,放其归乡。”
说到这,嬴政停顿了一下,眼中闪烁着光芒,加重语气:
“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乡邻:秦军破五国合纵,乃天命所归;秦法虽严,然不屠降、不掠民,只诛顽抗挡路者。
降者得生路,更有望得田宅安身,享太平之世。
寡人要这消息,比比秦军的刀剑更快地传遍山东列国的每一个角落。
让天下人皆知,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嬴政一口气说完,语速不快,但每一条都清晰无比,直指核心。
“喏!”
刘高强压着心中的震撼,将这一连串重大决策一字不差地复述一遍确认无误。
这五条诏令,环环相扣,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怀柔之策,更有深远的政治布局,都精准地指向战后最关键的每一个环节。
尤其是对蒙恬的变相褒奖和对劝降的立法重赏,更是体现了君王对“人心”的重视开始超越单纯的“恐惧”。
随后,刘高将每一条都牢牢记在心中,准备退下传达。
“且慢!”
就在这时,嬴政叫住了他,继续说道:“再传一令:将洛邑大捷之详情,及寡人方才处置方略之要点,即刻通报华阳太后、夏太后、关内侯、隗状、芈启、王龁、蔡泽、嬴傒、李斯等重臣处。
令彼等……细览,好生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