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山有扶苏(2 / 2)
当见到婴孩的那一刻,嬴政的心,仿佛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柔软击中。
他屏住呼吸,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婴儿的脸颊。
一种从未有过的、源自血脉深处的柔情与责任感瞬间充盈心间。
华阳太后和夏太后也凑近了看,眼中满是慈祥与满足。
“瞧瞧这小模样,眉眼像政儿,这鼻子嘴巴,倒有几分芈华的秀气。”夏太后笑呵呵地说道。
华阳太后仔细端详着,越看越满意。
接着,她转头问嬴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大王,王长子降生,乃天赐祥瑞于大秦,是社稷之福。这名字,大王可曾想好了?”
闻言,嬴政抬起头,望向殿外秋日高远的天空,略一沉吟,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响起:
“《诗·郑风》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者,枝叶繁茂之大树也。
寡人望此子,如参天之木,根植于我大秦沃土,汲取天地精华,枝繁叶茂,荫庇我大秦万民千秋万代,为社稷之栋梁,便取名---扶苏!”
“扶苏……嬴扶苏……”
华阳太后轻声重复着,细细品味着这个名字的意境与深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妙!妙极!此名既暗含郑妃‘华’字之韵,彰显母恩;
更深蕴我大秦基业如扶苏之木,根深蒂固,万世长青之意。
此名,大雅而宏远,大善!”
她抚掌赞叹,对这个名字的喜爱溢于言表,更从中看到了楚系未来更稳固的希望。
“扶苏…扶苏…”
夏太后也连连点头,看着襁褓中重孙的目光更加柔和慈祥:“好名字,既雅致又大气,寄托着大王的厚望。”
此刻,嬴政的目光重新落回襁褓中沉睡的儿子,心中默念:“扶苏,寡人的长子,大秦的长公子。
望你如这名字一般,正直、仁厚、坚韧。
终有一日,能肩负起这泱泱大国、万里河山的万钧重担。”
嬴政为长子取名“扶苏”,这个承载着王者期许与诗书雅韵的名字,在这三重喜讯的交织中,宣告着一个属于大秦、也属于嬴政父子的新时代序章,正式开启。
咸阳宫阙内,王嗣降生的喜悦冲淡了铁血的硝烟,亦为秦国辉煌的胜利增添了一抹温情的底色。
却又在无形中,为那席卷天下的霸业注入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
.........
与此同时,与咸阳章台宫的喜庆喧嚣截然不同,数百里外的洛邑,气氛依旧沉重而紧张。
洛邑大捷的荣光已然褪色,战争的创伤尚未平复,一场更为复杂、漫长且至关重要的“消化”战役,正进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
来自韩、魏、赵、楚、燕五国的战俘,被打散编组。
在秦军郡县兵的监视下,进行着劳作。
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夯筑新城墙基,平整通往关中和河套的道路……每一项工程都繁重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