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怀柔与雷霆(2 / 2)
秦臻收剑回鞘,目光再次扫过噤声的人群,语气稍缓,却依旧冰冷:“其余人等,受人裹挟,情有可原。秦王仁慈,本帅代王行权,赦尔等死罪。”
此言一出,不少降卒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微光,但随即被更大的恐惧淹没。
“然,活罪难逃!”
秦臻顿了顿,继续说道:“自今日起,此营所有人,劳役加倍。
口粮减半,为期一月。
若再有异动,无论何人,无论缘由,格杀勿论。
其所在营区,连坐同罪。”
恩威并施,雷霆手段与怀柔底线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杀首恶以立威,赦胁从以示仁,重罚以儆效尤。
既维护了秦法的绝对威严和“代王”的权威,又未动摇“怀柔分化”的根本国策,更给其他观望的降卒一个明确的信号。
顺从,有生路;顽抗,必灭亡。
血腥的镇压之后,营区陷入了死寂的服从。
但这份死寂之下,气氛比之前更加沉闷,也更加沉重。
.........
处理完暴动危机,秦臻回到帅帐,气氛依旧凝重。
芈启、麃公、王翦、王贲、阿古达木五人或立或坐,目光齐刷刷落在秦臻身上。
虽然刚才的雷霆手段暂时压下了动乱,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飞溅的鲜血不过是暂时冻住了潜藏的怒火。
秦臻指尖在沙盘上轻轻敲击,目光扫过帐内众人。
他清楚,要真正瓦解降卒的抵抗意志,将他们转化为“秦民”,兑现“接家眷”的承诺,是这场“消化”战役中最关键、也最困难的一环。
其凶险与复杂,远超战场上的正面搏杀。
可若连这点都做不到,何以统一天下?
“少上造,接引家眷一事,势在必行,此乃大王仁政之根基,亦是安定降卒之良药。然,其难处,实如登天。”
芈启率先开口,眉头紧锁:“其一,跨国密行,风险极大。需深入敌国腹地,韩、赵、魏、楚、燕,国情各异,关卡林立,盘查严密。
敌国官吏、游哨、甚至乡野村夫皆可能是眼线。
一旦身份暴露,或被敌国察觉意图,不仅执行者九死一生,所接之人亦难幸免。
更会授敌国以柄,斥我大秦‘诱拐其民’,破坏邦交,甚至以此为口实,煽动民怨,破坏大王‘深耕固本’之大计。
届时,洛邑之局,恐将前功尽弃。”
“其二,耗费惊人,靡费国力,恐难支撑。”
王翦看了看芈启,接口道:“遣派精干人员,需通晓当地语言、熟悉地形、身手不错且有应变之能的斥候或游侠。
筹备车马、伪装身份所需物资、沿途打点、安置费用……
此非小股行动,若按大王、少上造所期,接引人数众多,其耗费之巨,恐不亚于洛邑战役。
太原、河东之粮,勉强供应降卒口粮与筑城民夫已是捉襟见肘,恐难额外支撑此等庞大开销。”
“其三,真伪难辨,隐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