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景王惊世之语!(2 / 2)
“回皇上!老奴以为…绝不会!杨部堂…或许行事激进,触怒了不少人…但…但说他谋反…老奴…死也不信!老奴仔细看过江右的案卷…漏洞百出,穿凿附会…根本…就是一场构陷!”
“构陷…”嘉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依旧平淡。
“宫里…和九门…都安排好了?”
吕芳心中一凛,恭声道。
“回皇上!均已安排妥当!京营提督吴兑…已秘密调兵入城,随时可…勤王靖难!九门御林军…皆由黄锦亲自掌控,绝无纰漏!”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不解与愤懑。
“只是…老奴实在想不通…严家…严嵩父子…他们…他们怎敢如此?!竟敢煽动百官,逼宫储君?!
他们…到底凭仗什么?!”
嘉靖嘴角勾起冰冷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缓缓吐出两个字。
“…景王。”
吕芳如遭雷击,瞬间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景王?!那个被圈禁安陆、传闻早已疯癫的景王?!严家…竟…竟是仗着他?!
“皇上…”
吕芳声音干涩。
“老奴…老奴还听闻…今日早朝后…那一千多名去建极殿闹事的官员…并未散去…反而…串联了更多京官…甚至…鼓动了不少在京等候铨选的举子…扬言…明日还要…还要…”
“让他们闹。”
嘉靖的声音依旧平淡,甚至带着…漠然。
“闹得…越大越好。”
“可是皇上!”
吕芳急了。
“有人…有人已经…已经在鼓噪…要…要废…”
“废什么?”
嘉靖猛地回头,目光如电,刺向吕芳。
吕芳吓得连忙低头。
“老奴…老奴失言!”
嘉靖冷冷地看了他片刻,才缓缓转回头,继续望着殿外的黑夜,不再说话。
吕芳跪在地上,冷汗浸透了后背,心中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他知道,皇上…什么都明白。甚至…可能…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中?亦或是…皇上…也在等待着什么?
他不敢再问,也不敢再想。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到嘉靖淡淡地说了一句。
“…朕累了。你…也去歇着吧。”
“是…老奴…告退…”
吕芳如蒙大赦,却又心中沉甸甸的,艰难地爬起来,躬身退出了大殿,回到自己那间狭窄的值房偏殿。
他和衣躺在那张硬木板床上,望着低矮的屋顶,却是睁着眼睛,毫无睡意。
脑海中,今日建极殿前那混乱血腥的一幕、太子那绝望疯狂的眼神、嘉靖皇帝那深不可测的态度、以及那“景王”二字…交织盘旋,让他心乱如麻。
他彻底明白了。严家…这是要…摊牌了!
他们要借着江右的由头,借着百官逼宫的势,彻底废掉太子!
他们要…恢复内阁旧制,彻查所谓的“谋反大案”,最终…将他们暗中掌控的“景王”…推上储位!甚至…更进一步!
而皇上…似乎…早已洞悉一切,却…听之任之?甚至…有意纵容?
“太子殿下…您…您可知道…您面对的…是何等险恶之局啊…”
吕芳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对太子的同情和无奈。
“还有…朱部堂…现在…老奴终于明白…为何陛下对您…总是…有所不同了…您…您恐怕…才是…哎…”
京师,严府,山房密室。
烛火通明,映照着几张或阴鸷、或狡诈、或狂热的面孔。
严世蕃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听着刚从江右风尘仆仆赶回的罗龙文的禀报。
“…东楼公,江右之事…已按计划…‘了结’。”
罗龙文声音低沉,带着疲惫,却难掩其中的得意。
“范应期…果然如公所料,选择了息事宁人,以‘械斗’结案。
那份攀扯杨帆…乃至…影射东宫的口供…也已…随案卷送入京师。
如今…只待…东风了。”
严世蕃嘴角勾起冰冷的笑意。
“做得不错。龙文,辛苦你了。”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鄢懋卿、万寀等心腹,缓缓坐直身体,语气带着玩味的试探。
“诸位…说说看…若明日…咱们那位裕王殿下…受不住百官压力,恼羞成怒…真的动了廷杖…打了那些清流言官…我等…该如何应对啊?”
密室內顿时一静。鄢懋卿眉头微皱,迟疑道。
“东楼公…若真如此…恐…恐激起士林公愤,于大计不利吧?”
万寀却眼中精光一闪,阴恻恻地笑道。
“鄢兄此言差矣!依我看…打得好!打得越狠越好!那些清流…平日自命清高,目中无人!
正好让裕王…替咱们…好好煞煞他们的威风!打掉了他们的牙…他们才会更明白…该跟着谁走!”
罗龙文抚掌轻笑,接口道。
“万兄高见!正合我意!那些官儿…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最是惜身怕死!一旦真挨了板子,见了血…什么风骨气节…统统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心中…只会剩下对裕王的恐惧和怨恨!
届时…我等再稍加安抚,晓以利害…他们…只会更加死心塌地地跟着我等…去完成那‘清君侧’的大业!”
严世蕃哈哈大笑,眼中满是赞许。
“说得好!龙文深知人心!打!必须打!不仅要打…还要狠狠地打!打给全京城…全天下人看!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这位监国太子…是如何的…‘英明神武’!是如何的…‘从谏如流’!”
他笑声猛地一收,语气转冷,带着狠毒。
“对了…徐华亭那个老滑头…此次…一直躲在后面,置身事外…想当墙头草?没那么容易!龙文…你想个法子…把他也…拖下水!”
罗龙文眼中闪过狡黠。
“东楼公放心…此事…易尔!只需…稍加引导…让那些挨了打、心中憋火的官员们…‘偶然’发现…挨打的…全是咱们的人…而他徐阁老的门生故吏…却一个都没伤着…届时…呵呵…”
严世蕃满意地点点头。
“妙!就这么办!明日…便有好戏看了!”
次日,凌晨,卯时未至。
皇城,建极殿前广场,已是黑压压一片!足足聚集了两三千名官员!
从绯袍大员到青袍小官,甚至还有许多闻讯赶来、义愤填膺的在京举子!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清君侧!”
“废监国!”
“复内阁!”
沉重的钟声响起,宫门大开!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只见明甲将军王廷秀,率领大批顶盔贯甲、手持水火大棍的殿前侍卫,押着十八名衣衫褴褛、遍体鳞伤、戴着沉重枷锁的官员,缓缓从殿后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