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181章 万事俱备以待天时

第181章 万事俱备以待天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两者都是重中之重,稍微处理不好,很容易让朝廷历尽千辛万难才树立起来的口碑崩塌。

为此,刘备专门将治所搬到城门口的帐篷里,案头堆满密密麻麻的竹简:《移民安置细则》《农具分配表》《新垦田地丈量法》,每一份文书都批注着蝇头小楷,墨迹都被手指反复摩挲得脱墨了。

\"大人,朝中有人联名上书,说新划的田地侵占了他们的农田。\"主簿小心翼翼递上竹简。

这些人,本来都是关中的大族,只是李傕郭汜肆虐关中之时,他们全都携带家眷跑路了。

如今眼瞅着朝廷在关中大势已成,就想通过朝中做官的亲朋故旧,把关中的土地重新攫取到手中。

刘备接过看了眼,冷笑一声:“李傕郭汜作乱时,他们跑的比谁都快;如今百姓要开垦荒地,倒想起祖产了?”他抓起毛笔,在竹简上重重批下:“凡名下田地撂荒五年以上者,一律充公!”

还是不可能还的,打死都不可能还。

关中如今就靠着分田来招揽人口,赏赐军功,以此来屯田聚粮,好早日做到自给自足。

要是全都还回去,这么多百姓还怎么安置?有功的将士还拿什么奖赏?朝廷还拿什么屯田聚粮?

但是又不能太过强硬,毕竟联名上奏的官员这么多,总得给点面子。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授田撂荒两年的,一律收回国有。

私人的田地,因为欠税超过三年的,也可以收归国有。当然,特殊时期,比如汉武帝的时候,撂荒一年以上,就被收归国有了。

刘备特地批示,撂荒五年以上才充公,已经是很给他们面子了。

要是有些人真的不识抬举,莫非欺刘皇叔的雌雄双剑不利乎?

入夜,寒风拍打着帐篷,刘备就着油灯研究地形图。突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尚书大人!泾水渡口爆发瘟疫,已有三人丧命!”

刘备猛地起身,烛火被带起的风扑灭,黑暗中只听他沉稳的声音:“传我的令:封锁渡口,隔离病患,立即从太医院调二十名医官,带上所有药材!”

次日清晨,当他出现在疫区时,百姓们惊讶地发现这位朝廷大员竟穿着粗布麻衣,亲自给病患喂药。有个年轻士兵犹豫着开口:“皇叔,这样……太危险......”

“危险?”刘备舀起一勺汤药,吹凉后递到孩童嘴边,“他们比我更危险。”

在刘备身先士卒治理下,瘟疫被迅速控制住,各州流民和凉州移民安置工作,也有条不紊地推进。

长安东市的布告栏前,每日都挤满百姓,争相观看新贴出的政令:“凡新迁户,青壮每人授田十亩,老者妇女五亩,孩童三亩(家中有青壮从军者,额外分田二十亩),官府贷耕牛一头(家中有青壮从军者,可贷耕牛两头)、种子三石,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半税(家中有青壮从军者,直接免税三年)”。

“设义仓,丰年屯粮,荒年赈济”。

“招募流民修筑水利,日结工钱五铢”。

三个月后,刘浪巡视关中归来,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昔日荒芜的土地上,新修的水渠纵横交错,田垄间满是忙碌的农夫。

流民聚居的土坯房错落有致,学堂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长安西市更是热闹非凡,凉州的皮毛、巴蜀的蜀锦、西域的香料在此交易,商队的驼铃声终日不绝。

“玄德公果然大才啊,短短数月之间,你竟真的做到了。”刘浪站在新建的望楼上,望着生机勃勃的关中平原,眼中满是赞叹。

刘备抱拳行礼,目光坚定:“伯涛谬赞了,乱世之中,百姓所求不过温饱。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关中,就是对朝廷,对天子,对我们的信任。这份信任,备可是万万不敢辜负啊。”

暮色渐浓,刘浪又要启程前往新设立的流民学堂。路过一处村落时,他听见几个老农在树下闲谈:“刘皇叔说的没错,只要肯下力气,这日子总能越过越好!”

“可不是嘛,跟着这样的官,就算再苦再累,心里也踏实!”

刘浪嘴角微微上翘:“我就说嘛,刘皇叔武功或许拉胯,但文治绝对一流,如今我们双刘联手,简直是珠联璧合,什么四世三公的袁绍,乱世枭雄的曹操,通通踩在脚下!”

如今关中大定,可谓万事俱备只待天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