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雍凉(2 / 2)
二是外交联动,他特意下旨给凉州,命时任凉州势力的凉王吕崇华与自己合兵,共同夹击雍州,试图以“合力光复”的名义,将凉州也绑上自己的战车。
然而,段豪的算盘却在凉州遭遇了变数……此时的凉州,实际掌控者已不是对帝国忠心耿耿,或者对段豪也没有什么防范的吕超了,而是吕超之子、而是吕超的长子吕崇华。
这位年轻的凉州之主,吕崇华其实内心是不认可大周帝国的,当然他的内心也不认为段豪是真的要光复大周帝国。
在他的眼里,段豪和之前的那些李宋帝国的反贼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虽然现在段豪的名义上还是大周帝国的臣子。
但段豪的势力与大周帝国的势力,其实是属于割裂的状态,或者说,双方谁都无法干涉谁的状态。
如此之下,他把段豪当成新的李宋帝国。
当然在他的自己的定位中,他其实是把凉州也当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独立于大周帝国的势力。
他召集凉州的核心臣属连夜议事,桌上摊开的不仅是凉、雍、关中三地的舆图,还有段豪入关后的一系列动作……从“安抚百姓”到“急攻雍州”,从“高举正统”到“调遣凉州兵力”,每一步都透着“借光复之名,行扩张之实”的野心。
“段豪若真心光复大周,为何不等关中安定便急攻雍州?”议事时,吕崇华指着舆图上的雍州,语气坚定:“今日他能借‘光复大周’之名调遣我凉州兵马,明日刘隆一败,他便会以‘统一’为由,逼我凉州‘传檄归降’……到那时,我们手里的兵权、凉州的土地,还有容身之处吗?”
这番话戳中了众臣的顾虑,最终众人一致同意,拒绝段豪的出兵令,同时主动联络雍州牧刘龙,结成抗段同盟。
随后,吕崇华挑选心腹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信秘密前往雍州。
信中他没有隐瞒立场,而是坦诚剖析局势:“段豪之野心,非止雍州,实乃凉、雍之地也。”
“今日若雍州破,则明日凉州危,此唇亡齿寒之理,赫连族长必知。”
“某愿与赫连族长捐弃过往嫌隙,共抗段军……若段兵入境,凉州愿出骑兵袭其侧翼,助赫连族长守雍州,若赫连族长需粮秣,凉州亦愿分半数储备相援。”
刘隆本就因段豪大军压境而焦虑,见吕崇华主动示好,当即回信应允结盟,双方还约定了联络暗号与夹击战术,形成了横跨凉、雍两地的抗段防线。
此时的刘隆看着眼前的凉州使者‘吕辉’说道:“告诉凉王,我不会辜负他的好意的!”
“等击退了,段豪的大军,我愿与凉王联姻,缔结永好盟约!”
刘隆也是明白,这种单一的同盟是靠不住的,段豪即便是被击退了,难道段豪后面就会放弃了?
显然段豪不会放弃的,只要凉州和雍州一天不被平定,段豪就会一直打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