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老故事新剧本(2 / 2)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陈十三这位鬼才编剧,竟然拿出来的,是一个都能算得上是主旋律的故事。
“我是港岛的编剧,以前接触到的故事,大部分其实也都是商业片。
这个《阿瓦族告祖国同胞书》,是在天幕计划里,归于文物杂项一类的。
原来看到这个计划,我就很好奇。文物杂项,能有什么故事好讲。
结果看到这个故事,还是让我有点忍不住,潸然泪下呀……”
唐汝成翻着手里的故事,倒是真有点没想到。
《告祖国同胞书》,是佤族在近代史里,很有传奇色彩和抗争精神的一份告知书。
说是告知书,其实更像是一篇檄文。
这是佤族同胞,在面对英军侵略之时,对十几个部落,发布的檄文。开头,便是以阿祖阿公之名,召集各部。
佤族人所谓的阿祖,便是各个部落的祖先。而阿公,则是……诸葛丞相。
佤族人的先祖,其实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世人都知道,诸葛亮曾七擒孟获。
但是却不知道,这七擒七纵之后,孟获真的对蜀汉,心悦诚服。他们答应了,为诸葛丞相,驻守这祖国的南大门。
佤族人面对这条承诺,一守,便是上千年。直到清末,国土沦陷,各地烽烟四起。
最后佤族同胞,发布了这张《告祖国同胞书》。以先祖和诸葛丞相之名,召集周围17个部落的班老,共同抵御外敌。这才又守住了边疆,没让国土沦陷。
诸葛丞相当年,除了七擒孟获,也将农业,手工业,带给了南疆各部。
让原本还未开化的南疆各部,从此学会了种植和手工业,可以自给自足。
这些地区的人民,也从未忘却诸葛丞相对他们的功绩。在诸葛亮兵败五丈原之时,除了蜀汉恸哭。南疆各部,也是人人头缠白布。
这一缠,就是上千年。至今,佤族人,仍旧头缠白布。你要是问部落的老人,为什么他们会头缠白布。这些老人还会告诉你,他们是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我也是看过三国的,七擒孟获,这短短的四个字。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段,跨越千年的承诺。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是真的感动不已。这上千年都过去了,一个世代口口相传的承诺,竟然还能召集17个部落,共阻外敌。
看完你计划中的大纲以后,我就决定了,这个故事,我一定要把他写成剧本。
如果故事太长,我就把他写成电视剧的剧本。如果我能给他精简到我满意的地步,我就把他写成电影剧本……”
陈十三这位鬼才编剧,在看着这个剧本的时候,满眼都是感叹。
“史书,真是太冰冷啦。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却都是这样的故事。
这些人的一生,如流星一般璀璨。结果在我们浩如烟海的史书里,竟然只能占据短短的四个字……
唐导,你这个天幕计划,是真的不错。”
芦苇对陈十三挑选的故事,也是了解过的。看到他手里的剧本大纲,不禁感慨道。
“不是我的计划不错,是这些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命力,太震撼人心了。
我总说,这个世界,是理想主义者创造的。没有这些人,我不知道我们的世界,现在会是什么样。
中国电影啊,导演们总是在说没有好故事可以拍。可这些精彩至极的故事,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蒙尘……”
唐汝成看着面前的两个剧本,心头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