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已晚(2 / 2)
“把都儿”
“在”
“拨给你五千骑,正面击溃这股明军,为大军打通道路”
“是”
蒙古骑兵都是现成的,把都儿很快便领着五千骑兵一阵例行抛射后,径直冲向明军军阵。
兵法云归师勿掩,就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士卒,往往能爆发出远超平时的悍勇。
正如此刻的蒙古骑兵,面对明军的战车拦截和长枪盾阵,依旧义无反顾的连人带马冲了上去。
一时间鲜血喷涌,染红了大地,人马临死前的惨叫声响彻苍穹。
守在这里的正是山西镇参将赵玉,人数其实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多,只有不到三千,加之又分了一部分在小丘陵之上作为疑兵,哪里受得了骑兵这么舍命狂冲,坚持了没到半个时辰便宣告溃败。
若非有那一片连绵的丘陵和河谷台地所阻,非全军覆没不可。
彻辰汗见明军大败,忍不住放声大笑,对左右道:“郭桓老匹夫领兵数十年,陈牧狗贼还是什么狗屁状元,以我观之,不过如此”
“若易地而处,我必在峪内设伏,等敌军入峪突然伏兵四起,非但能达到目的,还能大量杀伤敌军”
“舍弃险要不用,反而拦路立营,饭桶中的饭桶!”
说者也许无心心,听者有意,兀良哈残部的长昂立刻请命道:“大汗,我带人先进去探查一番”
“不用”
彻辰汗笑着摆了摆手,傲然道:“他们没那么脑子!”
这时僧格得古楞纵马来到近前,劝道:“大汗,还是小心为上”
从善如流是领导的基本素养,彻辰汗立刻应允:“这,好吧,长昂一切小心”
“大汗放心”
大峪口地势平坦,并没有小峪口那么弯弯绕绕,长昂带着本部骑兵很快便打了个来回,甚至为了安全,特意绕路从小峪口冲出,将可能的埋伏彻底探查了清楚,
“禀大汗,未曾发现明军埋伏”
“哈哈哈哈,好!”
彻辰汗闻之心头大喜,只要进了桑干河谷,急行军一日就能赶到得胜堡附近,一切还来得及!
蒙古大军数万人,自然不能一窝蜂似得冲进去,彻辰汗这回趁机展现一回大汗担当,命长昂居首,土默特部残兵次之,其他各部再次之,他则带着本部最精锐的两千铁甲精骑断后。
“传令,进谷!”
....
桑干河谷是大同地界行军的首选之地,甚至蒙军南下时便走的这个路线,郭桓在大同为将多年,自然知晓此事,更对其中地形了如指掌。
长昂已经足够谨慎,可惜因为要赶着回去报信,没有派兵沿着河谷继续前行探查,
这个失误是致命的。
因为从小峪口入河谷,向前行十余里,便是一处开阔的河谷地带,此地形似口袋又似鹅毛,故称鹅毛口。
此就是郭桓精心挑选的决战之地!
鹅毛口地势开阔,两侧却有逐渐升高的山丘台地,虽不甚高峻,却也树木繁盛,足以藏兵匿迹。更紧要的是此地的地形,一旦大军深入,前路被堵,后路截断,顿成瓮中捉鳖之势,蒙军插翅难飞。
郭桓正是看中了这绝佳的地形,才将计就计,布下这连环大计,通过不断调动大军,将彻辰汗的数万铁骑一步步诱入这死地。
此刻,蒙古大军前部已完全踏入鹅毛口腹地,后队也正源源不断地涌出峪口。
长昂亲率的两千骑为先锋,他环视四周,春日阳光洒满谷底,桑干河面犹如一条玉带,配上河边金黄色的枯草,映的人目眩神迷。
马蹄踏过谷内的碎石,发出沉闷的回响。
这看似无害的河谷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郭桓老儿,老的都快掉渣了,还能有什么本事!”
“大汗也太过小心了!”
长昂嘴角勾起一丝轻蔑的冷笑,心中对彻辰汗多少有些看不起。
明军都是步卒,已经远远被甩在后面,此时所谓的殿后,不过是怕死罢了!
“我记得汉人有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有道理呀,大草原本该只有牛羊才看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