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朝会(2 / 2)
“咱家见过徐阁老,皇爷叫咱家来给徐阁老,传一道口谕:明个,皇爷要在精舍开个小朝会,京师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要过去。
对了,正好王修撰你在这里,省得咱家再跑一趟了。
皇爷吩咐了,之前那个外起居郎年老,皇爷已经准了他的告老折子。让你先兼着外起居注的工作,明日也一同跟着过去。”
王远一听惊喜连连,没想到竟然还有自己的好处,这起居郎可不一般。
从唐朝起便已设立,工作就是记录起居注,何为起居注:皇帝的一言一行,朝会的内容等等。
可以说修史工作,就是根据起居住为原材料制作的,这可是史官。
不过到了明朝,起居郎被分成了内外两个起居郎,内起居郎一般由太监担任,记录皇帝在皇宫内的事情。
而外起居郎一般由翰林院的官员担任,负责记录皇帝上朝和召见官员的言行举措。
不过嘉靖皇帝比较特殊,二十多年不上早朝,也不出他的精舍。估计前面一个起居郎,就没写过几笔起居注。
~~~~
第二日一早,寅时(3点)。
王远等官员,就来到了万寿宫的一间偏殿。
这万寿宫虽然比不上皇宫面积大,但是里面的建筑真的一点都不少。
各种大小殿宇超过一千三百八十多间,占地面积更是超过千亩,而王远等人进入的,只是其最外边的一个大殿而已。
所谓的精舍并不是一个小屋子,而是一整个大殿。
官员们分列左右两排,站在大殿中央,在大殿的两边被无数帷幔遮挡。
这帷幔不止一层,而是膈上一两米便有一处,帷幔一步一步直到最里面。
这帷幔遮挡的两边,就是嘉靖炼丹修道的地方。据说这精舍里面,只有严嵩、黄景和吕方三人可以进入。
王远刚进入大殿,便被守在一旁的吕芳,引到了一个大柱子旁边。
这位置甚是刁钻。
王远坐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大殿内的所有人,而其他人却因为大柱子的遮挡和阴影,恰好看不见王远这里的情景。
也是,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话语会被记下来,但是如果真有一个史官在他们面前边听边记,大部分人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在官员们差不多都到齐了,严嵩父子俩才姗姗来迟。
严嵩是乘坐一个步撵进来的,这待遇真是不得了啊。
除了那些已经死的外,还拥有乘坐步撵进入皇宫特权的,也就三个人了,严嵩、黄锦、陶仲文。
稍微感慨了一番,王远又看见严嵩走到众人最前方的时候,直接坐上了两个小太监搬来的绣凳上。
而也就是在严嵩坐下来之后,旁边精舍内传来了一声磬声。
在群臣行礼完毕之后,站在玉阶下方的吕芳开口说道。
“今日皇爷召大家过来,就一件事,那帮国子监学子该如何处理?”
吕芳话音刚落,严嵩身后的严世蕃,立刻就跳出来嚷道。
“吕公公,以本官之见应当全杀了,他们想干什么?竟跑到午门外伏阙。这与逼宫何异?乱臣贼子直接杀光了才对。”
“小阁老此言差矣,如此不分是非对错就乱杀一通,岂能让天下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