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225章 阳谋——以工代赈

第225章 阳谋——以工代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看见海瑞还是这样,一丝不苟的行礼,王远也很无奈,但也只能跟着回了一礼。

“海知县!”回了一礼后,王远才笑着说道:“刚峰兄,怎的不请我进去坐坐?”

海瑞点了点头,让开了个身位说道:“景行,家中简陋,还望见谅!”

“刚峰兄说笑了,小弟岂是那种虚荣、肤浅之人。”王远先是不在意的说了句,而后拱了拱手郑重地说道:“刚峰兄能让出县衙于灾民,实在乃是大义之举,小弟甚为佩服。”

随着说话间,几人也进入了屋子。不过比较尴尬的是,海瑞家只有一套桌椅。

两人总不能站着聊天,所以海瑞引着王远,两人来到了床边坐着聊。

看见海瑞有些尴尬的神色,王远拍了拍座下床榻说道:“哈哈,刚峰兄,你可曾听闻颜渊陋巷的典故。”

没等海瑞说话,王远又自顾自的说道:“君家恰似颜渊陋巷,无桌椅之设,唯床榻可倚,相与谈天,情真而忘物之寡也。”

海瑞听完之后,总算是尴尬之色消退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颜圣,岂是我可比拟的,景行莫要打趣我了。”

稍微寒暄片刻,王远就说起了正题:“刚峰兄,你可知沈一石是有什么想法?我在杭州府的时候,不是听说他是打算要买田吗?现在怎么变成赈灾了?”

海瑞也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的确不知晓。当时我本来都打算将那些粮船都扣下的,谁知那沈一石竟然改了口风,说是要赈灾。”

果然,海瑞这也没有获得什么消息,看来问题就是出在沈一石的身上,就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打算的。

“唉…罢了。虽然不知道沈一石是如何想的,但是现在的结果是好的,百姓有了这些赈灾粮,也能活下去了。”

感叹了一句,王远又询问道:“对了,我在赶来的路上,便听到高瀚文和子理兄都已经到了,如今在何处,我待会也去拜访一二。”

海瑞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恐怕是不行了,高瀚文今日中午,便出发前往边上的建德县。

至于子理,昨日便离开了。好像是戚继光军营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发现了一伙倭寇登岸的迹象,所以子理就回去处理后勤了。”

“啊,竟是这般不巧,我这恰好是慢了一步啊!既然没遇到那便算了吧,刚峰兄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做?”

“我原本只是打算,尽可能的赈灾。不过据子理所说,胡总督在南直隶筹到了一批粮食,这批粮食过些日子就会分一些过来。

如果粮食有多余的话,我便打算继续进行,改道为桑的国策。不过我确实要用正常的价格购买,不会让那些大商人压榨百姓!”

王远点了点头,也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如实行以工代赈的办法,用粮食雇佣那些灾民们,让他们为县衙开荒,而后用那些荒地来栽种桑苗。

这样的耗费虽然多了些,但是这对百姓也是有好处的,今年闹了水灾,这两年想要正常的种地,恐怕是很难了。

赈灾总不可能一直赈下去的,等过段时间,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恐怕又要卖地了。所以这段时间,还是要给百姓找一个活计。

我们这以工代赈,可以压低百姓的用工价钱,这样开荒的成本也能降低一些。”

海瑞听后眼前一亮,随后有些迟疑的问道:“可是,这样岂不是顺了严党的意?”

“哈哈哈!”王远听后哈哈大笑,随后这才说道:“刚峰兄,在你眼中,我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吗?

我告诉你,你错了。我的心中也有着百姓,也有着这大明两京一十三省。

当初在裕王面前,我若是只想着扳倒严党,那么也不会想到你,而是会派我师祖这一派系的人,想必他们在扳倒严党这方面,一定能做得更好。

但是我、我师祖、裕王殿下,我们都是心中装着百姓的,知道一味的党争绝对不可行。所以这才派了为官正直的,你和王用汲过来。”

海瑞听了,立刻跳到床下,恭敬地向王远行了一礼:“景行,是我错怪你了,我……”

王远看见海瑞这样,急忙上前搀扶,而后说道:“刚峰兄你这是做什么?无需行此大礼!”

等海瑞回到位置后,两人又开始交谈起来,不过这一次更多的,是海瑞在询问,以工代赈的更多细节。

看着海瑞眼中的敬佩,王远也不由的,在心里给自己点个赞。

这个阳谋使的实在是太好了。

既然胡宗宪已经借到了粮食,那么改稻为桑的进行将不可逆转。王远也不可能为了扳倒严党,强硬的制止改稻为桑。

先不说王远以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制止成功!

就说王远制止成功了,嘉靖的怒火会放在谁的身上?

所以为了扳倒严党,肯定是要让改稻为桑失败,但是这最后的失败,不能是自己造成的。

那么这个阳谋就十分合适了。

虽然以工代赈这个名词,是美国最先提出的。

但是在我国早就有了案例,就只说有记载的案例。

远的在春秋的时候,管仲就推行过。而近的宋代范仲淹也推行过,当初范仲淹是杭州知府时,为了赈灾,就让灾民们挖西湖和周围的河道。

ps:今天实在抱歉,昨天放寒假,今天都在回家的路上不方便更新,现在开始给大家更新,后面还有两章不会断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