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雨落的声音(2 / 2)
林舟立刻回复:
“太好了!让苗苗把诗写下来,我想把她的诗放进《雨落的声音》的歌词本里,让大家看看她的才华。”
看着手机屏幕,林舟想起自己写《雨落的声音》的过程:
从最初小宇听雨哼的调子,到收集孩子们的故事,再到和王磊、孩子们一起录歌,每一步都充满了温暖。
他知道,这首歌不仅仅是一段旋律、几句歌词,更是无数个温暖瞬间的集合——是小宇的天真、是孩子们的笑声、是村里的故事,也是生活里那些简单却动人的美好。
他拿起吉他,轻轻弹起《雨落的声音》的旋律,窗外的月光再次洒进来,和歌声交织在一起。
他心里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等《雨落的声音》上线后,他想带着孩子们和王磊,去云南的村子里办一场小型演唱会,把这首歌唱给村里的老人们和孩子们听,让雨落的声音,在大山里轻轻回响。
林舟刚把吉他放回琴架,手机就响了,是《星光音乐人》节目组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导演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林舟老师,《星光音乐人》第二期录制定在下周四,这次咱们有个新环节,想让导师们带学员去户外采风,收集创作灵感,您看方便吗?”
“户外采风?”林舟眼前一亮,“没问题,去哪里采风?要是能去贴近自然的地方就更好了,正好能让学员们感受生活里的声音。”
导演笑着说:“我们选了城郊的青溪村,那里有山有水,还有老磨坊、古槐树,特别适合收集灵感。您可以带一位学员过去,咱们当天去当天回,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
“那我带王磊去吧,他从小在山里长大,对自然的感受比其他人更敏锐,说不定能碰撞出更多火花。”林舟立刻说。
挂了电话,林舟第一时间给王磊打了过去。王磊刚接起,就传来一阵玉米叶的沙沙声:“林老师,您找我有事吗?我正在帮爷爷收玉米呢。”
“下周四《星光音乐人》有户外采风活动,我想带你一起去青溪村,收集创作灵感,你有空吗?”林舟说。
王磊的声音瞬间拔高:“有空!当然有空!我还从来没参加过采风活动呢,谢谢林老师!”
“不用谢,咱们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多听听自然里的声音,对你写歌也有帮助。”林舟笑着说,“你这几天可以先想想,平时在山里最喜欢听哪些声音,到时候咱们一起在青溪村找找类似的感觉。”
“好!我现在就想!”王磊兴奋地说,“我最喜欢听爷爷磨玉米的声音,还有傍晚时分山里的鸟叫,特别好听。”
挂了王磊的电话,林舟打开电脑,开始整理《雨落的声音》的后期制作清单。刚把清单发给编曲老师,经纪人就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快递盒:“林舟,这是云南村里寄来的,好像是李苗苗写的诗。”
林舟赶紧接过快递盒,拆开一看,里面果然有一张信纸,上面是李苗苗工整的字迹:“《雨落的诗》:雨滴是天空的信,落在梧桐叶上,读给蜗牛听;落在水洼里,溅起小星星,读给孩子们听……”
“写得真好,比我想象中还要有灵气。”林舟忍不住念出声,“我得把这首诗好好排版,放进《雨落的声音》的歌词本里,让歌迷们也能看到。”
经纪人凑过来看了看,点点头:“确实不错,这孩子不仅学习好,还这么有文采。对了,《雨落的声音》的宣传海报设计好了,我发给你看看,是不是把李苗苗的画印上去了?”
林舟打开手机,看到经纪人发来的海报:浅灰色的背景上,印着李苗苗画的雨滴和梧桐叶,雨落的声音》下月上线”。“太好看了!就按这个版本来,跟设计说一声,谢谢他。”
接下来的几天,林舟一边忙着准备《星光音乐人》第二期的采风活动,一边指导小宇练习《雨落的声音》的独唱部分。这天下午,他正在福利院教小宇唱副歌,院长拿着一张邀请函走过来:“林舟,市里要办一个‘公益音乐晚会’,想邀请你和孩子们去表演,时间定在《雨落的声音》上线那天,你看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