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创业在晚唐 > 第362章 战场

第362章 战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362章战场

夕阳西下,刘知俊是被抬著进了舒州的。

八个舒州城內的丁壮抬著木板將刘知俊担到城內疗养。

“你们几个小心些,別把我家都將又摔到了。”

这会,刘知俊的扈將刘四郎就这样对这八个舒州人如是说。

实际上,这八个人与其说是壮丁,实际上各个浑身每个二两肉,舒州被围了十日了,城內的粮食肯定是紧著舒州兵们吃。

就这会,八人被安排过来的时候,都已经饿了一天了,走路颤颤巍巍的,能有什么劲

但儘管如此,这会八个舒州人还是满脸笑容,努力担著木板一步步前行。

对於这些救他们於水火中的保义军,他们就是做再多也愿意。

隨著刘知俊他们先进城的还有其他受伤的骑士,这会一个都至少五六个舒州人帮忙照料著。

城內的医疗条件肯定要比军中好,更不用说保义军的主力还留在桐城呢。

这会,从北门的大道上,舒州百姓夹道欢迎著这些保义军武士,每看到一人就振臂欢呼。

连舒州刺史豆卢瓚都来了。

他带著一眾大难不死的舒州文武们,喜笑顏开跑到城下,亲自欢迎。

不过等了半天,豆卢瓚还是没能等到保义军节度使赵怀安出现,直到他拉住一个伤员问了,才晓得这会这位节度使正坐镇战场,亲自收拢伤员。

虽然豆卢瓚也不是一个什么好官,但听了这话后,到底是忍不住称讚了句:“节帅真仁义。”

我唐战后打扫战场自有章程,再加上保义军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又改进了一些,如此就在唐军的基础上形成了保义军自己的打扫章程。

此时虽然草军的主將李重霸已经率部投降了,但赵怀安只看后面凤凰山上草军的情况,就晓得这草军內部也不是一条心的。

所以为了防备草军反扑,杀个回马枪,他令军中游骑以及部分踏白,沿著战场外围三里开始巡弋。

甚至城外凤凰山那处战场高点,赵怀安也令耿孝杰带著飞豹都占领控制,好隨时对战场边缘的预警进行支援。

等到確保战场已经绝对没有敌军反击的危险后,就开始让舒州方面调集城內丁壮,医匠。

由一些保义军骑士带领那些舒州丁壮收集战场的武器、物资、粮草:再让一些人包括医匠们负责救治己方伤员、搬运遗体。

而保义军自己人主要负责管俘虏、甄別敌兵身份。

此时,隨著保义军数次派遣羽骑入城,舒州方面也开始组织起了大概七八千的人手,开始出城帮助保义军打扫战场。

打扫的第一要务肯定是先救己方的伤员。

舒州城內的医匠们也有过隨军经验,知道如何在战场上工作,他们带著自己的学徒们,开始背著一个个药箱开始在战场忙活。

发现伤员后先简单止血、包扎一下,如果轻伤者就由舒州丁壮们搀扶著进舒州城,伤重的就直接上担架。

刘知俊的伤其实没多重,但他怕被赵怀安骂,所以战事结束后就躺地上装晕,他的扈从们不晓得,反正是强行拖过了一队担架,担著刘知俊先入城了。

一些伤重的,会在战场边缘直接就地治疗,舒州城作为长江咽喉之地,往来人口密集,所以这里的医匠水平都不错。

毕竟医匠也是手艺人,遇到的病人多,见过的病情多,手艺自然就好。

而大江往来,其中最多的就是这种刀剑伤,这些舒州医匠们手艺不要太好。

於是就在支起的帷幕內,这些舒州医匠们直接就开始取箭头的取箭头,缝伤口的缝伤口。

本来他们还会让一些学徒们摆弄,以增长经验,但这些保义军到底是救援舒州的恩人,所以即便累,还是亲自上手。

而这会,帐篷外就站满了人,他们基本都是帐幕里的重伤员们所在什的袍泽。

听著帐幕里一声声惨叫,这些人焦急万分。

时不时有活下来的,外头守著的保义军们就高兴大吼,虽然这些人多半得落下残疾,但至少保下来一条命了。

而且军中的福利很好,这些人就是伤残退伍后,不仅有丰厚的抚恤,还能分配到地方带武事,也算是后半辈子有保障了。

但偶尔也有一些没救过来的,消息传到外面,人人心中沉重,一些和死者要好的袍泽们也掩面而泣。

其中有个人此刻就捂著脸,嚎哭:“八郎才生了个儿,日子见著好起来了,怎么就去了呢!怎么就去了呢!”

所有人心头沉默了,一些相熟的拍了拍他,安慰道:“八郎去们养,让他长大了接他父亲的班。”

眾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实际上的好话,晓得兄弟下去不会吃苦,后人有袍泽兄弟们照料著,那也能瞑目了。

这就是军中的袍泽兄弟情。

这些人吃一起,住一起,训练在一起,一个什的兄弟们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自家婆娘在一起都久。

而这些兄弟们又一併上战场,在生死之地奋战,同生共死,这是何等的情谊

就这样,那名確定战死的保义军骑士的名籍牌被扯了下来,放在了一个专门的案几上。

稍后就会有计吏的人来核查这些名籍牌,確定他的籍贯和所属部队。

在他的部队军籍上,有此人更加详细的信息。

而他的抚恤和恩荫就將按著这些信息送到他的家乡,交给他的妻儿。

保义军骑士的伤亡实际並不大,最多的伤亡数字也是来自於刘知俊所带领的二百多骑。

虽然有数十名骑士前后中箭落马,但得益于坚固的大鎧,这些人中真正战死的也就是十余人。

再加上其他轻重伤的,此战伤亡拢共不过三四十人。

这么点人,舒州的丁壮们第一时间就按照军衣的顏色將保义军的伤员给运走了。

之后,赵怀安再次下令,草军的也要救,这些丁壮们才开始不情不愿的搬运著草军伤员。

这十日的围城战中,草军並没有全力攻城,所以舒州兵的伤亡大概在八九百人左右。

所以被徵发出城的七八千舒州丁壮自然不会各个都和那些战死的子弟有关係,但他们的情感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他们本身在城里好好过著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事要做,自己的生活要过,然后这些外乡的草军就杀来了。

所以这些舒州工壮们能对这些草军伤员有好脸色

不过这会不晓得哪个坏种建议的,那些保义军的骑士竟然开始在战场上跑马吆喝,喊著要对草军一视同仁。

这话听的那些舒州丁壮们直撇嘴,但说到底,这仗也是人家打的,没准人家保义军要把这些草军卖个好价钱呢

他们一些朋友、亲戚有从过军的,也多少听过官军惯会卖这些俘虏,而且听说价格还很便宜。

於是一些舒州壮丁们也动了心思了,用他们在战场上偷偷摸摸抠下的钱,然后买一个草军俘虏回家做活,那他们也能翻身做老爷了。

美事啊!

这念头一这么转变,舒州丁壮们还真就开始轻手轻脚了,毕竟谁不心疼自家的物件。

在保义军、草军的伤员得到先后的救援后,大部分的舒州丁壮实际上在干打扫战场的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回收战场上的武器。

这些活主要是保义军的骑士们带著他们做,其中优先回收完好的弓、弩、枪、刀,检查弓弦是否断裂、步槊头是否弯折。

完好的就放在一个大车上,后面等保义军的主力抵达舒州后,会有专门的人来保养这些武器,使这批物资能满足列装的要求。

而至於破损的,如断弓、卷刃刀,也会被集中堆放,保义军后面会以市面价格僱佣舒州城內的铁匠们帮忙熔锻这些武器,帮忙修復破损。

实际上,赵怀安也可以等到桐城的主力抵达后再弄,因为大营就要铁匠,而且技术不仅比舒州的更好,人员也更多。

毕竟保义军的工业能力是赵怀安转战多少地方攒下来的,又习惯於军工生產,当然比舒州这个小地方的作坊铁匠们优秀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