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803章 宋高宗秘史:赵构的难言之隐

第803章 宋高宗秘史:赵构的难言之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秦桧放下酒杯,躬身说道:“陛下,岳飞忠心可嘉,可北上迎回二圣,并非易事。金军实力雄厚,若是岳飞贸然进军,恐怕会损兵折将,到时候,不仅中原收不回来,还会让金军趁机南下,威胁临安的安全。”

“是啊,朕也是这么想的。”赵构叹了口气,“而且,二圣在金国待了这么久,要是真的回来了,朝中的局势,恐怕会变得复杂啊。”

旁边的大臣们都是人精,一听就明白了赵构的意思,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二圣若是回来,朝中难免会有大臣心生异心,到时候,怕是会引发内乱,不利于大宋的稳定啊!”

“更何况,陛下的身体还需要调理,若是朝中局势动荡,陛下的龙体怕是会受不了啊!”

赵构听了,心里很是满意。他知道,这些大臣都明白了他的心思,也会站在他这边,打压岳飞,阻止岳飞北上迎回二圣。

可岳飞根本不知道赵构的心思,依旧在前线奋勇杀敌,还多次上书,要求北上。赵构没办法,只能一次次下旨,让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不愿意,赵构就一天之内下了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岳飞无奈,只能率领岳家军班师回朝。刚回到临安,就被秦桧以“谋反”的罪名抓了起来,关进了天牢。赵构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可他不能放了岳飞——岳飞要是还在,就还会要求北上迎回二圣,就还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威胁到他的秘密。

于是,他默许了秦桧的做法,甚至在秦桧送来岳飞的认罪书时,连看都没看,就签下了“斩立决”三个字。

岳飞被杀的那天,临安城的百姓都哭了,纷纷骂赵构昏庸,骂秦桧奸贼。赵构躲在宫中,不敢出去,也不敢听外面的哭声。他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杯酒,却怎么也喝不下去。下身传来一阵熟悉的疼痛,像是在提醒他,他今天做的事,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保住自己的秘密。

可秘密终究是秘密,纸终究包不住火。岳飞死后没几年,赵构的难言之隐就被泄露了出去——一个被赶走的老太监,因为不满赵构的所作所为,在街头巷尾散布消息,说赵构因为当年在扬州受惊,损伤了龙根,不能生育,也不能行夫妻之事。

消息很快传遍了临安,传遍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都惊呆了,随即就是愤怒——他们的皇帝,竟然因为自己的难言之隐,杀害了忠心耿耿的岳飞,阻止迎回二圣,耽误了收复中原的大业!

朝中大臣们也炸开了锅,纷纷上书,要求赵构立宗室子弟为太子,以稳固大宋的江山。赵构没办法,只能从宗室子弟中挑选了一个孩子,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立了太子后,赵构的心情更加低落。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已经成了百姓口中的笑柄,成了朝中大臣眼中的昏君。他开始很少上朝,把朝中的大权都交给了秦桧,自己则躲在宫中,沉迷于享乐,想要用酒色来麻痹自己,可每次靠近女子,下身的疼痛都会提醒他,他的秘密,他的耻辱,永远都抹不掉。

秦桧死后,朝中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为岳飞平反昭雪,要求赵构下令,北上抗金,迎回二圣的灵柩。赵构没办法,只能下旨,为岳飞平反,恢复岳飞的官职,却依旧不愿意下令北上抗金——他怕,怕宋军再次打胜仗,怕二圣的灵柩回来后,百姓们会更加指责他,更加嘲笑他的秘密。

绍兴三十二年,赵构再也受不了了。他看着朝中大臣们的指责,看着百姓们的唾弃,看着自己越来越差的身体,终于下了旨,传位给太子赵昚(宋孝宗),自己则退居幕后,当了太上皇,住在德寿宫。

退居德寿宫后,赵构很少出门,也很少见人,只有康履和几个贴身宫女伺候他。他每天都会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天上的月亮发呆,有时候会想起当年在扬州的那个夜晚,想起自己的难言之隐,想起岳飞,想起那些被他耽误的岁月。

宋孝宗继位后,很快就下旨,为岳飞彻底平反昭雪,追封岳飞为“鄂王”,还重用岳飞的儿子岳霖,任命岳霖为禁军校尉,让他跟着老将张宪,率领大军北上抗金,收复中原。

宋军在前线打得很顺利,陆续收复了大片失地,还迎回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的灵柩。消息传到德寿宫时,赵构正在喝茶,听到消息后,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康履连忙上前,想要收拾碎片,却被赵构拦住了。赵构看着地上的碎片,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康履不敢多问,只能躬身退了出去。赵构独自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他知道,宋孝宗做到了他一直不敢做的事,完成了岳飞一直想完成的心愿,而他自己,却因为一个难言之隐,当了一辈子的昏君,错过了收复中原的最好时机,也永远地失去了百姓的信任。

后来,宋孝宗率领大臣们,去德寿宫看望赵构。宋孝宗看着赵构苍白的脸色,看着他落寞的眼神,心里有些不忍,轻声说道:“父皇,宋军已经收复了中原,迎回了先皇的灵柩,您可以安心了。”

赵构看着宋孝宗,点了点头,却没说话。他知道,自己安心不了,也永远不会安心。他的难言之隐,他的过错,会永远刻在他的骨子里,刻在大宋的历史上,永远都不会被忘记。

淳熙十四年,赵构在德寿宫去世,享年八十一岁。他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康履一个人。康履看着赵构的遗体,想起了当年在扬州的那个夜晚,想起了赵构的难言之隐,想起了赵构一辈子的挣扎和痛苦,忍不住哭了起来。

赵构去世后,宋孝宗按照皇帝的礼仪,为他举办了葬礼。可百姓们却不愿意去送葬,甚至有人在街头巷尾,骂他是“昏君”“懦夫”,说他因为自己的难言之隐,害了岳飞,害了大宋,害了百姓。

多年后,赵构的故事,也成了大宋民间的一段秘史。有人说,他是因为害怕金军,才不敢抗金;有人说,他是因为不想让二圣回来,才杀害了岳飞;还有人说,他是因为自己不能生育,不能行夫妻之事,才变得昏庸懦弱,才做出了那些对不起百姓、对不起大宋的事。

没人知道,赵构在临终前,曾让康履把他的遗体,偷偷埋在离岳飞墓很远的地方,也不要立碑,不要写名字。他说,他对不起岳飞,对不起大宋的百姓,没脸见他们,也没脸见列祖列宗。

而岳飞墓前,常年香火不断,百姓们都在祭拜岳飞,歌颂岳飞的忠诚;赵构的墓,却藏在深山里,长满了杂草,没人知道,也没人祭拜。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赵构的难言之隐,渐渐成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可每当人们提起岳飞,提起那段抗金的岁月,都会想起宋高宗赵构,想起他的昏庸,想起他的懦弱,想起他那个藏在心底,却影响了大宋命运的难言之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