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七十(2 / 2)
其他小朋友也很快熟络起来。有个戴棒球帽的小男孩,拿着自己录的故事录音笔,拉着毛豆坐在石头上听;还有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对赵爷爷的竹篮特别感兴趣,跟着赵爷爷学编竹条,手指被竹条磨红了也不放弃。晓雨则把带来的绘本和文具分给大家,彩色的画笔、带香味的笔记本,还有印着星星图案的书签,堆在书屋里的桌子上,像一座小小的彩虹山。
吃过午饭,大家一起去了“友谊花田”。戴眼镜的男生拿着笔记本,给每个城里的小朋友分配土坑,还教他们怎么用小铲子挖坑:“要挖十厘米深,这样向日葵的根才能扎得稳。”毛豆则提着种子袋,给每个小朋友分发向日葵种子,还不忘叮嘱:“种下种子后要浇点水,就像给它们讲故事一样,要轻轻的。”
丫丫和朵朵则拉着手,蹲在花田边的灌木丛旁,小声观察斑鸠巢。斑鸠妈妈正趴在巢里孵蛋,看到她们也不害怕,反而轻轻叫了两声。“你看,斑鸠妈妈在欢迎我们呢,”丫丫小声说,“我们把野栗子放在旁边,等它饿了就会吃。”朵朵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野栗子放在石头上,还在旁边放了一片羽毛:“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给斑鸠妈妈当被子。”
赵爷爷和苏晓则在花田旁的空地上,支起了小桌子,摆上向日葵饼干和山楂水。城里的小朋友们种完向日葵,就围过来吃东西。那个戴棒球帽的小男孩,咬了一口饼干,眼睛一下子亮了:“苏晓老师,这饼干比我妈妈烤的曲奇还好吃,我能再要一块吗?”苏晓笑着点头,给每个小朋友又递了一块:“慢慢吃,还有很多呢。”
下午,大家回到书屋,开始交换故事。戴眼镜的男生先念了自己写的《省图书馆的一天》,里面画着省图书馆的书架和“童话星球”阅览区,还写了晓雨姐姐教他画安静角的故事。城里的小朋友们听得入神,那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举手:“我能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吗?我想贴在省图书馆的故事墙上。”
接着,朵朵站起来,拿着羽毛笔,念了自己写的《斑鸠的约定》,故事里写着她和丫丫一起守护鸟巢的约定,还画了两只斑鸠站在向日葵上。丫丫听到一半,眼睛就红了,跑过去抱住朵朵:“朵朵,我们以后要一起给斑鸠宝宝讲故事,好不好?”朵朵用力点头,把羽毛笔递给丫丫:“我们一起写,把故事写满整个本子。”
毛豆则拿出爸爸做的小火车,讲了《木头玩具里的爱》。当他说到“爸爸说,等我学会写更多故事,他就回来”时,城里的小朋友们都安静下来。那个戴棒球帽的小男孩走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汽车模型:“毛豆,这个送给你,我们的爸爸都很厉害,他肯定会回来的。”毛豆接过模型,眼泪差点掉下来,小声说:“谢谢你,我把这个放在书屋里,等爸爸回来给他看。”
晓雨看着眼前的场景,悄悄拿出摄像机,记录下孩子们交换故事的样子。林溪走过来,递给她一杯山楂水:“这些故事,比任何剧本都动人。”晓雨点点头:“我要把这些故事带回省图书馆,做成故事集,让更多人知道山里的温暖。”
傍晚时分,到了城里小朋友要走的时候。大家在“友谊花田”里合影,每个人手里都举着向日葵幼苗,脸上带着笑。毛豆把自己的《山里的小书屋》样书送给戴棒球帽的小男孩,书上画着小火车;丫丫把野栗子和斑鸠玩偶的照片送给朵朵;戴眼镜的男生则把自己的笔记本借给穿背带裤的小男孩,让他把花田的故事写在上面。
大巴车开动时,城里的小朋友们趴在车窗边,挥手喊着“再见”。丫丫追着大巴车跑了几步,大声说:“朵朵,等向日葵开花了,我给你寄种子!”朵朵在车里点头,举起画着斑鸠的画:“丫丫,我会给你写信的!”
看着大巴车渐渐远去,毛豆突然说:“林溪老师,等向日葵开花了,我们能去省图书馆吗?我想给城里的小朋友讲新的故事。”林溪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晓雨姐姐说,等我们的新故事集做好了,还要邀请我们去省图书馆办故事分享会呢。”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更忙碌了。他们每天都会去“友谊花田”浇水、除草,戴眼镜的男生还做了个“生长记录册”,每天记录向日葵的高度;丫丫则每天去后山看斑鸠,把斑鸠的故事写在朵朵送的羽毛笔本子上;毛豆则开始写新故事《向日葵下的约定》,里面写着他和城里小朋友的约定,还画了爸爸回来的场景。
赵爷爷则把孩子们交换的故事,用毛笔写在红纸上,贴在书屋的“故事墙”上。红纸和之前的回信、画作贴在一起,五颜六色的,像一面温暖的彩虹墙。苏晓则把剩下的向日葵饼干,装在小盒子里,送给村里的老人,还教他们做简单的饼干。
一个月后,晓雨又打来了视频电话,说省图书馆的故事集已经做好了,封面上画着“友谊花田”的向日葵,里面收录了孩子们交换的所有故事。“我们还在儿童阅览区设了‘山里故事角’,”晓雨笑着说,“放着你们的故事书和录音笔,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听。”
屏幕里,“山里故事角”的书架上,摆满了《山里的小书屋》和孩子们写的故事集,旁边还放着毛豆爸爸做的木头小火车模型和丫丫画的斑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