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一十三(1 / 2)
陈阿婆坐在青瓦巷口的老藤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编篮边缘的毛刺。篮子里躺着三颗刚从后院摘下的橘子,橙黄的果皮上还沾着晨露,在深秋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巷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已经落了大半,风一吹,枯黄的叶片便打着旋儿落在青石板路上,积成薄薄一层,踩上去沙沙响。
阿婆眯着眼睛望向巷口,那里正传来自行车铃铛的清脆声响。是隔壁的林小满,背着帆布包从拾光书店的方向过来,帆布包侧兜还露着半截《植物图鉴》。“阿婆,今天太阳好,您又在这儿晒太阳呐?”小满停下车,把车撑在路边,快步走到阿婆身边,顺手帮她把被风吹歪的毛线围巾理了理。
陈阿婆笑着点头,把竹编篮往小满那边推了推:“刚摘的橘子,甜得很,你拿一个尝尝。”篮子里的橘子个头不算大,但表皮光滑,透着新鲜劲儿。小满也不推辞,拿起一个在衣角擦了擦,剥开橙红的果皮,瞬间溢出清甜的果香。“好吃!比菜市场买的甜多了,阿婆您这手艺真好。”小满咬下一瓣,汁水在嘴里散开,甜得眉眼都弯了。
阿婆看着她吃得开心,眼角的皱纹也舒展开:“后院就这一棵橘子树,每年就结这么些,自己吃不完,总想着给邻里分分。”她说着,目光又飘向巷深处,那里住着的张启明师傅正背着修表箱往这边走,手里还拎着一个木盒子。“张师傅,这是又去修老物件啦?”阿婆朝他招了招手。
张启明走近,把木盒子放在阿婆脚边的石阶上:“是李爷爷的老座钟,零件总算配到了,刚修好送过去。”他瞥见竹篮里的橘子,笑着补充,“阿婆的橘子我可记得,去年吃了一个,甜到现在。”阿婆闻言,赶紧从篮子里又拿出一个递给他:“今年的更甜,快拿着。”张启明接过,小心翼翼地放进修表箱的侧袋里,生怕压坏了。
正说着,巷口又传来孩子们的笑声。王乐乐和陈朵朵背着画板跑过来,手里还拿着刚捡的枫叶。“阿婆!小满姐!张师傅!”乐乐跑得最快,跑到阿婆面前,献宝似的举起一片红得透亮的枫叶,“您看,这片枫叶像不像小手掌?我要把它夹在画本里当书签。”朵朵也跟着点头,把手里的枫叶铺在阿婆的藤椅扶手上,排得整整齐齐,像一串红色的小扇子。
阿婆伸手摸了摸枫叶,叶片边缘有些发脆,却红得耀眼:“真好看,你们这是要去写生吗?”朵朵点头,翻开画板,里面已经画了几幅巷子里的秋景,有落满黄叶的老槐树,还有青瓦上的枯草。“小满姐说,深秋的巷子最有味道,我们想多画几幅,贴在书店的墙上。”
小满坐在旁边的石阶上,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画画的细节,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铁皮盒:“阿婆,前几天整理书店储藏柜,翻出这个,您看看是不是您以前落下的?”铁皮盒是老式的,上面印着“牡丹”图案,边缘有些生锈,但还能看清字迹。
陈阿婆看到铁皮盒,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接过,指尖轻轻摩挲着盒面:“这是我年轻时用的针线盒!当年搬家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没想到在你那儿。”她打开盒子,里面还放着几枚银针、一团红线,还有一个磨得光滑的顶针。“那时候我还在巷口的裁缝铺做活,天天带着这个针线盒,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找回来。”阿婆的声音有些哽咽,眼里泛起了泪光。
小满连忙递过纸巾:“能找到就好,您要是喜欢,就拿回去接着用。”阿婆擦了擦眼睛,把铁皮盒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珍宝:“肯定要接着用,这可是老物件了,有念想。”张启明在一旁看着,笑着说:“要是盒子有地方坏了,阿婆您跟我说,我帮您修修,保证跟新的一样。”阿婆连连点头,嘴里不停道谢。
太阳渐渐升高,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王乐乐和陈朵朵已经在青石板路上铺开了画板,开始画巷口的秋景。乐乐画的是老槐树和阿婆的藤椅,朵朵则专注于青瓦上的落叶。小满坐在阿婆身边,陪她聊着天,从巷子里的旧事,聊到书店最近办的摄影展。
“苏曼姑娘的摄影展我去看了,拍得真好,把咱们巷子里的春天都拍活了。”阿婆想起前几天去拾光书店看展的情景,眼里满是赞叹,“尤其是那张拍梧桐叶的,阳光透过叶子洒下来,美得很。”小满笑着说:“苏曼说,下次要拍深秋的巷子,到时候一定请您当模特。”阿婆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我这老太婆,有什么好拍的。”
正说着,巷口传来了老周的吆喝声:“刚出炉的桂花糕,热乎的桂花糕哟!”老周推着小推车走过来,车上的蒸笼冒着热气,甜香的桂花味飘得满巷都是。“阿婆,小满,张师傅,快来尝尝刚做的桂花糕,加了今年新采的桂花,甜而不腻。”老周掀开蒸笼盖,里面的桂花糕泛着淡淡的黄色,表面撒着一层桂花碎。
阿婆闻着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老周的手艺还是这么好,每次做的点心都这么香。”老周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阿婆:“您先尝尝,热乎的好吃。”又分别给小满、张启明和孩子们各递了一块。桂花糕入口软糯,带着桂花的清甜,吃完嘴里还留着香味。
乐乐吃完一块,又眼巴巴地看着蒸笼:“周爷爷,您的桂花糕太好吃了,我还想再要一块。”老周笑着点头,又给了他一块:“慢点儿吃,别噎着。”朵朵则把自己的桂花糕掰了一半给阿婆:“阿婆,您再吃点,这个好好吃。”阿婆接过,心里暖烘烘的,只觉得这深秋的日子,因为这些邻里,变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