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军事进展(2 / 2)
“没冻着吧?外面雪下得大,今天就别出去了,在屋里待着暖和。”
王彩儿接过粥碗,吹了吹热气,刚喝了一口,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指挥官阁下!”
一个士兵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第四军送来急报,河北省全部收复了!”
赵国强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走到门口,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个浑身是雪的传令兵正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份用牛皮纸封好的电报。
“快进来,把电报给我。”
赵国强把传令兵让进屋里,接过电报,快速打开。
电报上的字迹有些潦草,却写得十分清晰:
华夏历1899年12月29日,第四军动员兵完成对河北省的全面收复。
在过去的十几天里,第四军兵分五路,分别进攻保定、石家庄、唐山、邯郸、秦皇岛五座重镇。
由于河北省的军队早在之前与的动员兵战斗中损失惨重,大部分士兵要么被俘,要么阵亡,剩下的残兵也早已军心涣散,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再加上“老佛爷”之前已经下达了投降的旨意,所以第四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保定的清军打开城门投降,石家庄的守军直接弃城而逃,唐山的清军甚至主动带着粮食来投奔,只有邯郸的少数顽固分子试图抵抗,可还没等动员兵发起进攻,就被当地的百姓绑了起来,送到了第四军的营里。
如今河北省的各个城镇已经全部被动员兵管控,后续的治安工作交由警察部队负责,第四军则已经撤离,返回京都附近驻扎,随时准备支援其他战场。
“太好了!”
赵国强看完电报,忍不住拍了拍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河北省是京都的南大门,收复了河北省,就等于给京都加上了一道安全屏障,再也不用担心南方的清军会突然进攻了。
王彩儿也凑过来看完了电报,脸上同样满是喜悦
:“这下好了,南方安稳了,咱们就能专心对付北方的蒙古部落了。”
赵国强点了点头,可笑容很快又淡了下去:
“是啊,可第五军在蒙古的进展,恐怕没这么顺利。”
他之前收到第五军的电报,说他们在进入蒙古地区后,遇到了不少阻力,尤其是在巴彦淖尔一带,猛谷部落的抵抗十分顽强。
果然,没过多久,又一个传令兵骑着快马赶来,送来的正是第五军的急报。
第五军此次的任务是收复猛谷地区,他们兵分几路,分别由941师、942师、943师、944师,945师,946师,947师,948师,949师940师向不同的方向进军。
其中,941师负责进攻距离京都最近的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这两座城市是猛谷地区的重镇,人口众多,城池坚固,原本以为会遇到激烈的抵抗,可没想到,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
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的蒙古军队早在半年前就被调往京都,参与对华夏军的围剿,如今城里只剩下少量的老弱残兵,根本没有战斗力。
941师的动员兵刚到呼和浩特城下,城楼上的守军就举起了白旗,打开城门投降。
乌兰察布的情况也差不多,当地的部落首领在收到“老佛爷”的投降旨意后,又看到华夏军的动员兵装备精良、军容整齐,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对手,便主动带着部落里的长老出城投降,还献上了五百只羊和一百匹战马,作为投降的礼物。
942师的进军路线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
包头的猛谷守军同样没有抵抗,直接投降,942师顺利收复包头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巴彦淖尔。原本以为巴彦淖尔也会像之前的城市一样顺利收复,可没想到,巴彦淖尔的旗主却拒绝投降。
这位旗主是猛谷草原上有名的强硬派,之前曾多次拒绝“老佛爷”的招安,还曾率军袭击过清军的粮队。
如今听说华夏军要来,他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召集了部落里所有的青壮年,组建了一支四万人的骑兵部队,准备与华夏军决一死战。
当942师的动员兵抵达巴彦淖尔城下时,就看到四万蒙古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城外的草原上严阵以待。
那些骑兵个个身穿皮甲,手持弯刀,胯下的战马嘶鸣不已,眼神里满是凶狠。在旗主的命令下,骑兵们像脱缰的野马般发起冲锋,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密密麻麻的骑兵形成一道人形屏障,几乎覆盖了动员兵的整个视野,朝着942师的阵地冲了过来。
942师的师长站在阵前,面色平静。他抬手示意士兵们做好准备,重机枪手们迅速架起机枪,枪口对准了冲锋的蒙古骑兵。
“等他们进入射击范围,再开火。”李动员兵师长声音冷静,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蒙古骑兵的速度很快,转眼间就冲到了距离阵地五百米的地方。
“开火!”师长一声令下,重机枪瞬间喷出火舌,
“哒哒哒”
的枪声在草原上回荡。子弹像暴雨般射向蒙古骑兵,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瞬间倒了下去,战马受惊,四处狂奔,把后面的骑兵撞得人仰马翻。
巴彦淖尔旗主坐在战马上,亲眼看着自己的士兵像割麦子一样倒下,脸上的嚣张瞬间变成了惊恐。
他怎么也没想到,华夏军的武器竟然如此厉害——那些黑色的管子竟然能在瞬间杀死这么多骑兵,这根本不是人力能够抵挡的。
“撤!快撤!”
旗主惊恐地大喊,调转马头,不顾一切地向后逃跑。剩下的蒙古骑兵见旗主逃跑,也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四散奔逃。
942师师长看着逃跑的猛谷骑兵,并没有下令追击。蒙古骑兵的机动性太强,他们的步兵根本追不上,强行追击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命令部队,向巴彦淖尔城进军!
务必在天黑前占领城池!”
动员兵们迅速收拾好阵地,朝着巴彦淖尔城进发。由于城里的守军已经跟着旗主逃跑了,
942师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巴彦淖尔城。
随后,他们又用了两天时间,收复了乌海——乌海的旗主在得知巴彦淖尔的惨状后,吓得连夜带着家眷和手下逃跑了,只留下一座空城。至此,942师的任务目标基本完成。
而943师的进军路线则是向北,目标是锡林浩特、西乌珠穆沁旗。
943师的师长是个谨慎的人,他知道猛谷草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很容易遭遇埋伏,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每天只行进三十里,沿途还会派出侦察兵探查路况。就这样,他们花了四十五天的时间,才抵达锡林浩特城下。
可没想到,锡林浩特的旗主早就收到了华夏军进军的消息。
这位旗主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华夏军的对手,与其抵抗送死,不如早点逃跑。
所以在943师抵达之前,他就已经带着部落里的奴隶、士兵和所有的财物,向北逃到了北面。
943师进城后,发现城里几乎空无一人,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空荡荡的帐篷。943师只好留下一部分士兵驻守锡林浩特,负责安抚当地的百姓,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继续向北进军,目标是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的旗主得到消息后,也做出了和锡林浩特旗主一样的选择——带着家眷和财物向北逃跑。
943师率领部队顺利占领西乌珠穆沁旗后,不禁有些庆幸——幸好现在草原上还没有落雪,如果大雪封路,那些蒙古旗主带着这么多人和牲畜,根本跑不快,到时候他们肯定会选择抵抗,那样一来,943师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收复这些地方。
相比之下,944师的进军则要顺利得多。
944师的目标是霍林郭勒,这座城市是猛谷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霍林郭勒的旗主早就听说了华夏军在阿尔山地区的战绩——阿尔山的蒙古部落抵抗华夏军,结果被动员兵打得全军覆没,旗主也被俘虏。
所以当944师的先头部队抵达霍林郭勒城下时,这位旗主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打开城门,带着部落里的长老出城投降。
944师的师长不敢做主,立刻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李三。
李三接到电报后,仔细琢磨了很久——如果对投降的蒙古旗主过于苛刻,会让其他还在抵抗的蒙古部落心生恐惧,反而会加剧他们的抵抗;可如果过于宽容,又会让这些旗主觉得华夏军好欺负。
再三斟酌之后,李三决定给予霍林郭勒旗主一定的好处,让他们为后续收复工作打个样。